明清白话小说词缀“阿”和“老”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ich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明清白话小说中词缀“阿”和“老”的描写分析反映这一时期词缀“阿”和“老”的使用状况。本文主要采取全面描写的方式和共时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明清时期词缀“阿”和“老”的使用特点、历时变化、共性差异,并分析词缀“阿”和“老”在一些用法上存在的地理分布差异,以探求词缀“阿”和“老”在明清时期的使用面貌。文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词缀“阿”和“老”的研究现状以说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介绍了本文所选用的语料。第一章介绍了词缀“阿”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主要用法和特点。明清时期词缀“阿”主要继承了前代的用法,可以用在人名中、亲属称谓前、代词前、形容词前、用于排行。与前代相比,词缀“阿”用于人名的特点是直接构成人名,语法作用进一步加强,并且多用于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中;用于亲属称谓前和代词前以继承前代用法为主,“阿”+亲属称谓用法活跃;“阿”+数词表示排行体现出更强的人名色彩。第二章介绍了词缀“老”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主要用法和特点。明清时期词缀“老”的用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可以用于人名、亲属称谓、一般称谓、动物名、用于排行以及作名词后缀。用于人名主要用于姓前,较少出现在名前;用于亲属称谓多用来指代非亲属成员,体现出更强的社会交际性;用在一般称谓语前结合能力强,可以表达丰富的感情色彩;“老+数字”表示排行是明清时期新出现的用法,用例不断增多,用法更加成熟。第三章介绍词缀“阿”和“老”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用法的共性和差异。作为典型的名词前缀,词缀“阿”和“老”主要用法是用于人名和亲属称谓前,表示非正式的称谓。同时,两个词缀在搭配对象、感情色彩和用法上也存在差异。第四章结合作品的方言背景探讨词缀“阿”和“老”的地理分布差异。明清时期,词缀“阿”使用最频繁的地区是吴方言和粤方言地区;但“阿+亲属称谓”的用法在其他方言背景中也有出现,这可能是因为[A]接近于原始发音而更易在表意较为简单的亲属称谓中保留下来。相比之下,词缀“老”的分布更为广泛。在具体用法上,词缀“阿”和“老”也呈现出地域差异。第五章主要分析了词缀“阿”在近代汉语北方话中衰落的原因以及词缀“老”兴盛的原因。词缀“阿”的衰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词缀“老”的繁盛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感情色彩。最后是结语部分。
其他文献
眩晕是一种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因前庭神经系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引起〔1〕。有多种原因可导致发生老年性眩晕,如外伤、中毒、炎症、神经变性、供血障碍、肿瘤及周围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后现代时代,经济、科技的发展使得物质文化的供给产生了爆发性的增长,人们不断膨胀、占有、消费、享受的欲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然而此时与人享受高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高等学校的对外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高校财会人员作为对外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应熟练掌握和运用各
亭子口混凝土重力坝根据建筑物布置及结构特点,大范围采用碾压混凝土,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量.尽管如此,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碾压混凝土坝中仍然十分重要,根据亭子口坝体混
目的通过对南少林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及功法锻炼治疗肩周炎后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肩周炎后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2017年12月到2019年10月期间主要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并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纳入标准,选取60例患者,根据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南少林手法配合活血散敷贴及功法锻炼的中医联合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