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基带芯片的硬件设计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li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实质就是使不同厂家生产的移动电话、 便携式电脑以及各种便携式通信设备的主机之间在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 下,也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具有互用、相互操作的性能,实现无缝的资源共享。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完成蓝牙基带芯片硬件(PLD)。研究内容包括: (1)在仔细研究蓝牙技术标准特别是基带部分后,构建了基带处理器的结构,进而 规划了基带处理器的各硬件功能模块,包括包括数据打包、接入码的生成、传输的差 错控制编码/译码、扰码/解扰、频率跳变、时钟同步、包同步等功能模块,并定义了基 带寄存器组。 (2)对蓝牙基带的各硬件模块采用状态机的描述方式,且对状态机的描述风格进行 了讨论。最后通过对RTL级VHDL描述的硬件模块进行仿真,得到的仿真波形的结果 与蓝牙技术标准提供的样本数据相比对,并验证了各功能模块的正确性。 (3)对蓝牙接收系统的时钟同步和包同步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 究。在充分考虑了结构和算法及硬件实现复杂程度的基础上,采用迟早门来实现时间 同步,采用相关器来实现包同步,并对迟早门及相关器的结构和算法进行了深入的分 析和研究。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对迟早门和相关器的设计是正确的。 (4)对频率跳变选择硬件模块的排序操作和蝶形操作原理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由 于VHDL语言中的模(mod)运算符不能进行逻辑综合,所以分别对79跳变系统的模32 和模79,23跳变系统的模16和模23的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仍通过对频率跳变选择 的RTL级VHDL硬件模块的仿真波形与蓝牙技术标准提供的样本数据相比对验证了其 正确性。 (5)低功耗的蓝牙基带芯片的设计方法研究。这也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首先分析了芯片功耗(包括静态功耗和动态功耗)产生的原因,且由于动态功耗占总功耗 的绝大部分,因此在讨论降低静态功耗的同时,主要对降低芯片动态功耗的设计方法 进行了研究。 (6)蓝牙基带芯片作为典型的系统芯片,因此首先对系统芯片的设计方法作了探 讨,并同时对FPGA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蓝牙基带芯片硬件模 块的RTL级VHDL描述。最后利用Altera公司的Quartus II逻辑综合工具对蓝牙基带 芯片的VHDL硬件模块进行逻辑综合,并利用Nios开发板将综合后生成的可下载到 PLD的文件集成到Altera的可编程芯片APEX EP20K200E中,同时下载本课题组已编 制的蓝牙低层通信协议软件,完成了蓝牙基带芯片的FPGA实现。通过Nios开发板的 测试,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目前已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牙基带芯片硬件(PLD)和软件,且正在进行 ASIC实现的工作。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发酵过程优化补料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可是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却难如人意,因此发酵罐的自动优化补料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同时,伴随着生产的进行,大量的生产
该文根据现场技术要求,进行了清河发电厂十万千瓦机组电气系统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以FIX组态软件为平台的清河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监控软件.该监控系
该文结合梅山钢铁有限公司(梅钢)营销系统的建立与发展趋势,分析大型钢铁企业在营销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大型钢铁企业面临市场的挑战,阐述了钢铁产品作为生产资料
该文根据国内外对Fuzzy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对Fuzzy控制的基本思想和设计方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将其与传统控制思想作了比较.针对Fuzzy控制的基本性能及其缺陷,分别采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汽车逐步向电子化发展,车载的电子设备和模块越来越多,汽车电子元件的可靠性得到较大提升,使用越来越广泛。前四代汽车仪表都是以机械作用方式驱
该文对宝钢产成品决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转库问题进行了研究.转库问题可以进而分为两个子问题:转库需求问题和转库流向及时间问题.基于对问题的系统分析,分别对其建立了数
本论文对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系统模型、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系统原型的开发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供应链
本论文对复杂背景情况下机动车辆牌照的识别作了深入研究。在深入掌握和理解图像处理和软计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针对识别过程的各个阶段,包括牌照分割、字符切分、LVQ2神经
该文针对目前该研究室的两种移动机器人分别进行了无线通讯实现.首先按照机器人足球赛对机器人通信系统的要求,以Pioneer2-DXE型机器人为对象,选用IEEE802.11b技术,用Socket编程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为成本对象,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往往不能反映产品的真实成本信息,影响企业的决策质量.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改善了间接成本分配标准单一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