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到要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落实核心素养。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能够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形成优良校风和学风,尤其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社团存在一些偏差现象,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前行,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急需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可行方法。首先,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及已发表问卷中寻找灵感,本次调查问卷共分为基本信息、社团活动情况、社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三个部分。之后通过小样本测试,并经过导师指导及反复修改,最终得到结构合理,信度较好,具有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正式测量量表,可以作为研究工具用于正式的问卷的发放与收集。最终的施测问卷是对四川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卫生康复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职院校共2893名学生进行发放。值得一提的是,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院校团委书记进行统一发放,因此结果更为可靠。其次,通过调查“你认为高校社团主要发展了发展哪些素养”、“你认为加入学生社团主要给自己带来了哪些不良影响”和“你认为当前高校社团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发现,学生社团发展存在自身、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两角度多方面的问题:社团对发展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表现为近一半以上的学生社团都不涉及学生健康生活、科学精神这两大素养的培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我管理和社会责任方面素养的发展;各类别人群的核心素养发展不均,表现为女生群体、大一年级、理工类专业学生显著落后;加入社团对学生造成耽搁时间、影响学习、熬夜影响健康等不良影响;当前高职院校社团建设仍存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团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再次,分析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涉及三个层面,具体可阐述为六个方面:一是学生层面,主要是学生群体入团动机不端正,认为加入社团属娱乐行为;参与社团的激情不高,懒散不出席社团活动,怕累不担任社团干部,怕苦不分担社团事务。二是制度层面,主要是社团制度不够完善,少部分社团存在无制度现象;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对社团准入准出和出席活动考勤不做要求。三是管理层,主要是社团管理方式欠妥,存在“高度行政化”、“自由放任化”两种极端倾向;由于社团指导老师素养的参差不齐和学生骨干缺乏经验导致的管理者能力不足。最后,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建议对策,一是本次调查对策形成的基于对已有实践探索的总结,从学生、制度、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建议:端正入团动机、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积极参与社团事务管理、严格执行社团制度、不断完善社团规章制度、从制度上明确部门分工、改进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为社团配备高质量的指导老师。并针对每方面建议形成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二是在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题目“为了让高校社团更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你认为以下哪些方式较为有效”,并通过学生选择频率最高的三个题项的对策建议做具体探讨,以找到学生心目中行之有效的建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