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社会工作经过100年的发展,在国外俨然已经形成较为完善和成熟的专业学科和领域。随着国外社会工作的发展和传播,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了本土化社会工作的进程,几十年来,我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直很缓慢,真正成为一个专业领域,也仅仅只有30年的历史,2006年以后,我国的社会工作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从我国内地第一家非营利性质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2003年2月在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以来,只有14年的时间。但是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却是惊人的速度,无论是在机构数量上、分布地域上还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都是爆炸指数般的增长。民办社工机构作为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民办社工机构也一直面临着"高数量、低水平"的困境,数量上的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在质量上和发展上却问题颇多,诸如专业性不足、过度依赖政府、资金来源单一、社会工作者薪酬偏低、社会认知度低、人才流失率高等一直困扰着我国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如何保障和促进我国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近年来成为社工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从发展、转型两个方面给出对策和建议,诸如建立健全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制度化建设,积极推进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坚定持续地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开拓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着力构建规范化的机构管理体系,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薪酬福利待遇,提高社会认知度等发展路径研究和合理推行"小政府、大市场"模式,打造专属品牌、运用营销理念,采用项目制管理,转型的创新路径——社会企业模式等转型路径研究,以期对我国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转型提供建议和意见。从我国民办社工机构发展的现状来看,国家支持的力度很大,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的制定和完善中。虽然我国的社会工作是从上至下的推行模式,存在着先天性的理论领跑,实践经验的不足,而且各民办社工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一个行业是否能够长期的、健康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的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最重要的是本身的内在活力。民办社工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内生性不足,依赖政府的程度过大,这对于机构的发展是不利的。不得不承认,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的需要,刺激了民办社工机构的大量出现和快速发展,但是迟迟不能独立、自我运营,其实是在抱着政府的大腿,结果政府的负担加重,让民办社工机构参与社会治理、共建和谐社会等良好的初衷一直没能很好的实现,因此,重视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找出其发展的路径,是我们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