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住院患者的生存期的延长,重症患者逐渐成为住院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所采取的综合性治疗已能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但相应的后遗症逐渐增多,为此早期康复治疗干预,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综合ICU中的危重症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明确早期康复治疗在综合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综合ICU中的86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43例,所有患者入科后均采取卧位,良肢位摆放,每2小时进行翻身拍背1次,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抗炎、机械通气、营养支持、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康复治疗组患者同时还接受专业康复团队进行的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包括:体位和姿势摆放;运动疗法;呼吸运动;物理因子治疗;中医传统疗法;心理治疗;吞咽功能训练;言语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康复诊疗计划,给予渐进性的综合性的早期康复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耐受情况不同及病情变化,及时修订康复治疗计划。如患者意识模糊、认知功能差,可给予床旁被动肢体功能训练;如果患者意识清醒,肢体肌力在3级以下,则肢体功能训练采取被动性活动为主;如患者肢体肌力在2级以上,认知良好,则以主动训练为主;整个过程均开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果患者需要应用镇静类药物,尽量在夜间应用,康复治疗前应停药1-2h,有利于患者较好地完成指令性动作;早期康复治疗每次持续时间从10min开始,逐渐增加到30min,每天进行2次治疗,连续进行28d以上,患者离开ICU后,仍由同组康复医师、治疗师对患者进行专业化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体质指数、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APACHEⅡ评分和BI、治疗后患者28天死亡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体质指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28天死亡率,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康复治疗能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28天BI指数较入院时明显提高,且康复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专业的康复团队对综合ICU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减少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而早期康复治疗并不增加患者28天死亡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它能更好地提高危重症患者的基本生活能力,由专业的康复团队对综合ICU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