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酸的自聚与共聚合及产物的应用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以及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中具有广阔和重要的用途。目前合成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通常需要中间产物乙交酯,由于乙交酯的合成条件苛刻、产率低、成本高,因此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的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降低合成聚乙醇酸及其共聚物的成本,本研究工作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寻找新的合成工艺制备高产率的乙交酯,另一方面通过直接共缩聚的方式合成乙醇酸的共聚物,并探讨其在药物缓释领域的应用。首先使用自行设计的新反应装置,通过脱水缩聚、熔融预聚、高温裂解和提纯结晶四个部分对乙交酯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分别对其中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最后获得了最佳优化条件,即在180℃下,添加3A型高分子筛为吸水剂,制备乙醇酸低聚物。然后加入催化剂和共沸溶剂三乙二醇,在210℃下熔融预聚持续2h后,进行裂解反应,最后采取特殊的装置收集乙交酯蒸汽。将粗产物在乙酸乙酯溶剂中进行重结晶,过滤分离干燥,获得最终产品。在此工艺下,乙交酯的粗产率高于85%,提纯后的产率达到50%以上。在第二阶段实验中,本研究工作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联合催化剂,在水溶液中通过直接缩聚和共缩聚方法分别合成了聚乙醇酸(PGA)、聚D,L-乳酸(PLA)以及聚乙丙交酯(PLGA)分别与海藻酸钠的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图(FTIR)、核磁共振分析(1HNMR)以及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所得共聚物符合预定结构,并具有双亲性性质,可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微粒。扫描电镜图片显示:纳米粒子大小分布比较均匀,其中PLA与海藻酸钠的共聚物纳米粒子直径分布在80-100nm,PLGA和PGA分别与海藻酸钠的接枝共聚物纳米粒子直径分别为150nm和250nm左右。PGA接枝海藻酸钠纳米粒子的规整性大于另外两者。最后将各种接枝共聚物纳米粒子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制备了交联凝胶微球。以布洛芬为药物模型进行载药和控制释放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微球对疏水药物布洛芬具有良好的负载能力,其载药率和包封率均高于纯海藻酸钠凝胶微球,其中三种接枝共聚物的载药率分别达到了50.4%、51.5%与55.0%。通过调节接枝共聚物中亲/疏水链段的比例能够有效控制缓释性能,释放过程具备pH敏感性。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近几年媒体已经逐渐渗入人们日常生活,同时人们的生活也越来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帮助。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电视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许多节目可以直接利
茶汤样品在旋转蒸发器上干燥(<50℃),加入内标,用高纯水涡旋混匀后,接Accq·Tag法进行柱前衍生后进样的前处理(茶汤样品制备处理),以代替茶汤样品中加入内标直接按Accq·Tag
为了解湘西州植烟土壤pH分布状况,测试了湘西州主要烟区488个土壤样本,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湘西州植烟土壤pH适宜样本分布、县域差异、土壤类型差异、海拔差
应用于风电机组的智能故障录波系统是一套数据的采集、记录与数据远程获取系统,它可以记录机组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各项参数,并可以通过软件平台实现远程数据查看与故障展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疾病,多由食物、药物、物理及化学、生物等物质刺激机体致皮肤紫癜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关节炎和胃肠道、眼及肾脏出血[1].根据
本文以2003年被调查的11家具代表性的武夷岩茶茶叶企业的产品、产量、产值、市场、机械配置等生产情况为依据,介绍当前武夷岩茶的生产概貌,阐述了当前武夷岩茶生产发展中存在
从近年来的票房黑马:都市轻喜剧入手,分析其观众群体,数据显示都市轻喜剧的观众主要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年轻白领和大学生,从年龄、心理和消费习惯和社会身份来看有一定的共同
目的:根据WHO(2008版)造血和淋巴肿瘤分类标准,探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病理诊断443例恶性淋巴
血栓弹力图是对血小板聚集、凝血、纤溶等整个凝血的动态过程进行监测,根据凝血过程中凝血块的黏弹性变化所绘制出的图像,通过监测纤维蛋白的形成速度、溶解状态和血凝块的硬
目前茶资源利用及茶产品开发主要有高γ-氨基丁酸茶、低咖啡因茶、有机茶、茶饮料、速溶茶、超细微茶粉、鲜茶汁、茶酒、茶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利用(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