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视域下转基因技术双重向度研究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5400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倍受社会所关注,它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为迅猛、利用效率最高的一项高新技术产业,为人类有效地解决粮食危机、能源紧缺、资源匮乏以及医学、食品等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转基因技术在给人类带来高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的产生,存在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性伦理的丧失以及技术本身的安全隐患等问题。随着对这些问题的不断深入,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加以审视。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的每一次成功发明,都会转化为人类进一步改造自然的生产力,成为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但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又会从自然的摄取过程中造成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在促进人类物质文明提高的同时,又对精神文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贬损和人性的抹杀,使人文关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覆盖,由此给人类发展带来一定的困境。从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二重性的认识看转基因技术,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存在着正负双重效应。转基因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对新药品和新原料的研发提供了可靠保障。但是,在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形成的基因漂流和基因污染,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转基因技术效益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公,也成为各国经济矛盾的焦点;转基因食品进入大众的餐桌,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某些危害。随着转基因技术对人们生活日益深刻的影响,转基因问题必然会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出发来看待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就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以确保自然的完整性,为人类今后的发展提供条件;遵循无伤害原则,以保障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安全;遵循公正性原则,以实现全球转基因技术的平等互利和资源共享;遵循效用原则,以平衡转基因技术带来的风险与收益二者度量的关系;遵循责任原则,以增强人的责任意识与道德本质。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中,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健康、良性发展。
其他文献
针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的因素,注意发展学习智力方法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上下功夫,以便把学生培养成有观察力、
目的通过研究比较不同药物对Ⅰ期和Ⅱ期癌症恶病质患者的治疗,探索出最佳治疗模式。方法将2年收治服务的患者150例,依据就诊时间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每组50例),分别为甲氧氯普胺
<正>今年春节期间,到日本旅游的中国人消费了整整60亿元人民币。有许多人不辞辛劳,带回一个个高端、帅气、上档次的电饭煲。据说用它煮出来的米饭更加美味可口,那么其中有什
气象要素是草原综合顺序分类中重要的指标,对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组成、生长、演替更新及干物质的积累有很大的影响。利用甘肃及其周边186个气象台站30年平均降水资料,分别采用
到202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目标,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历
在分析BIM应用的特点,研究BIM技术在业主方进行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剖析BIM在业主方应用时存在的风险,提出通过建立统一的团队来有效规避风险的管理思路
毛泽东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本文在对国内外民生思想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正>凡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恐怕对当时的阶级斗争都有些记忆。我正好是"文革"爆发那年出生的,长大后在村里上小学,不仅对阶级斗争记忆犹新而且还亲自经历了"文革"后期的
<正>日本制造业从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国际企业模版",到现在陷入造假、思维僵化、创新能力不足的漩涡中,前后仅隔20多年时间。没有永远的强者,没有企业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