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水环境污染治理和管控力度的加大,粪便排放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水体中粪便污染的监控也逐渐从判断污染程度发展到解析污染来源。微生物污染源解析技术(Microbial source tracking,MST)是一种以分子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及遗传学为基础,通过分子和生化等技术方法,分析粪便中的某种宿主特异性基因标记在环境水体中的有无以及与潜在污染源之间的联系,来确定粪便污染来源。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差异,进而导致针对宿主特异性基因设计出的标记物可能存在地区适用性等问题。同时,宿主特异性标记在不同环境水体中的变化规律也会影响微生物污染源解析的准确性。因此,针对不同目标区域选择适用的特异性标记物,并对其在不同外界条件下的环境行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目标研究区域,挑选出适于该地区的宿主特异性拟杆菌标记,针对鸡粪、人粪搭建水环境模拟反应器,分析指示菌在不同溶解氧浓度、不同营养水平以及实际水体中的变化规律。同时,对珠三角部分河网地区进行了微生物污染源解析,探明了目标区域中微生物污染源强特征。主要研究结论与成果如下:(1)成功识别出人源qHB(1~#)、反刍动物qRB(5~#)、猪源qPB(9~#)及鸡源qCB(11~#)拟杆菌特异性引物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强的特异性,适用于目标研究区域,并对4种宿主特异性引物及总细菌引物qTB(15~#)、拟杆菌通用引物qGB(13~#)、大肠埃希氏菌引物qEC(14~#)建立了相应的标准曲线。确定了在引物验证实验中,qPCR技术比常规PCR方法能更好的表达出引物在目标区域的特性。(2)探明了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营养水平对拟杆菌及宿主特异性标记的稳定性影响。拟杆菌以及宿主特异性拟杆菌标记物在有氧环境中的衰减速度较快,而在厌氧环境下则相对稳定。营养水平对微生物指示菌的变化无显著性影响,在不同营养水平下大肠埃希氏菌、拟杆菌及宿主特异性标记均表现出了相同的变化趋势。(3)在构建的实际水体反应器中,采用传统培养法检测出的粪大肠菌群与拟杆菌及宿主特异性标记相关性较好(p<0.05),均可作为指示菌评价水体微生物污染程度,但特征各异。(4)选取的14处采样点所在河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粪便污染,污染源主要来自人(qHB)、反刍动物(qRB)和鸡(qCB)。其中,污染源强为qHB>qRB>qCB,人粪为主要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