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女性散文——以回族女作家于秀兰、壮族女作家岑献青为例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er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选取宁夏回族女性作家于秀兰与广西壮族女性作家岑献青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生态批评为主线,从多维度、多层次的比较研究着手,运用生态批评理论与比较研究的方法,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方面解读文本,以作品反映的女性书写、地域文化、宗教民俗为出发点,从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的书写切入,挖掘其中民族文化异同的根源、凸显民族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和现代启示意义,旨在加强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拓展少数民族女性文学比较研究的场域。  第一章主要从自然生态入手,探讨作品中自然生态的样貌,对自然生态与女性书写的关系进行分析,梳理并挖掘回族与壮族女性文学作品中富含的生态意识,揭示自然与人类、特别是女性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二章以社会生态为基础进行解读,选择具有明显地域差别的民族地理空间和社会关系,探究民族地理空间差异带来的不同社会生态意识差异,探讨宁夏回族与广西壮族女作家作品的不同社会形态表达,探讨受南北地域空间影响形成的不同社会生态,从而了解回族与壮族民族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态差异的内在根源。  第三章从精神生态观照文本,对作品中呈现的宗教民俗文化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对宗教信仰单一性与多元化的比较,分析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追溯回族与壮族不同的民族文化根源,剖析不同民族对其民族文化认同的思路,阐释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探讨作品中的宗教民俗与深层次精神生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其他文献
精怪爱情叙事至宋诸范式皆备,发端于原始社会的图腾信仰终在历史洪流中演绎为案头文本,宏大的娱神活动退位于风月迷情,从神话传说中只言片语的记载到唐宋笔记小说中蔚为壮观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