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体系的动荡不安,表现为汇率制度调整伴随着货币危机。更加自由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增加各国汇率制度选择自主权的同时,也也使各国面临着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制度是一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金融向国际金融延伸的结点。汇率制度的选择标准应该是一国的经济能否持续均衡发展。鉴于一系列金融危机的教训,一国怎样实现汇率制度的转型已经成为国际汇率制度研究的新领域。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选择合意的汇率制度也是避免发生货币危机的关键。上世纪90年代中国加快了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步伐,人民币汇率也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新的汇率制度改革向外界重新定义了未来人民币汇率调整的依据,迈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转型的重要一步。本文以均衡、效率为切入点,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制度的转型,并由此论及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路径。以往对汇率制度和均衡汇率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汇率制度和均衡汇率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特别是以效率、均衡为视角来研究二者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方面的尝试。本文从效率和均衡出发来界定汇率制度,即有效率的汇率制度是使各个利益主体找到属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为了使资源能有效地配置,需要均衡价格——均衡汇率,从而使内外经济达到均衡,促进经济增长。根据这一思路,本文站在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的角度,以汇率制度转型及其协调的逻辑主线贯串各章节,并探究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完善路径,进而为汇率制度的转型提供对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