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从字顺是课标对初中阶段书面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文从字顺就是指文章通顺,句子成分的残缺与多余是影响初中生书面表达文从字顺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岳阳市第九中学七到九年级495篇作文为语料,对初中生作文中句子成分残缺与赘余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问卷与访谈探讨句子成分残余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对策。语料分析显示,句子成分残余问题在初中各年级的每一篇作文中均存在。其中,语料中有274个成分残缺问题,成分残缺主要集中在主语、谓语、宾语这三种成分,主语残缺数量最多,定语残缺数量最少;语料中有210个成分赘余问题,成分赘余主要集中在主语、谓语、定语这三种成分,定语赘余数量最多,补语赘余依然是最少的。语料分析、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的数据表明,句子成分残余问题的成因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方面,主要表现为句子成分相关的语法知识的教学淡化和作文评改的缺失;二是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写作热情的不高、句子成分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三是教材方面,主要表现为句子成分相关知识在教材的零散分布。句子成分残余问题的现状和原因确定了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解决句子成分残余问题的教学策略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教师要重视句子成分相关语法知识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练习,通过多种方式将句子成分相关语法知识教活。其次,教师应认识到作文评改的不足并采取多样化全面地评改,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加强教师、学生对作文语言表达的重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确保作文达到文从字顺。此外,研究成果也可间接地推动语法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