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产品市场竞争与现金股利的关系——基于2007-2013年A股经验数据的探讨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是企业三大财务政策之一,而现金股利作为其中一种最常见的分配方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不支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较低或异常派现的现象。影响现金股利分配的众多因素中,控股股东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同样也是财务政策的决策者,对现金股利政策的最终制订毋庸置疑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即站在控股股东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的证券市场,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制定的关系。在我国,证券市场成立时间较短、尚不成熟,股权结构存在如下特征:股权集中度较高,国有股“一股独大”,非流通股股东的存在等。股东与管理层间的第一类代理问题不再是我国主要的代理难题,与现金股利有关的“自由现金流假说”难以解释我国现金股利派发的异象。与此同时,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第二类代理冲突上升为我国主要的代理矛盾,本文的结论也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此观点。目前大多数文献都是从公司内部的治理制衡机制研究改善方法,而本文引入产品市场竞争此外部治理机制来验证其在缓解第二类代理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理论部分,自由现金流假说与控股股东“掏空”理论是用来解释“现金股利之迷”的两个主导理论。自由现金流假说主要针对西方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此时代理冲突主要集中在管理层与股东间,管理层会基于私欲来分配公司资源,此时现金股利的派发被认为是对投资者保护的结果。而我国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一系列学者皆认为用控股股东“掏空”理论来解释“现金股利之迷”更为合适;此时,控制权由管理层转移到控股股东手中,管理层与大股东间的冲突大为缓和,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冲突凸显出来。此外,产品市场竞争能够发挥有效的外部公司治理效应,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证实;现金股利是一种内部公司治理,Gustavo Grullon and Roni Michaely(2008)首次证实了产品市场竞争与现金股利的直接关系;进一步地,姜付秀、黄磊、张敏(2009),陈红、王磊(2014)通过实证表明了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本文提出相关假设,研究产品市场竞争在缓解第二类代理成本(控股股东利用现金股利侵犯中小股东利益)中所起的作用。  实证部分,本文以2007-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每股现金股利为被解释变量,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产品市场竞争强度(HHI指数替代)作为解释变量,并考虑这两者交乘项对于现金股利派发的影响。在控制一系列变量(如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公司治理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采用tobit模型来实证研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产品市场竞争与现金股利这三者间的关系。在进行全样本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利用产品市场竞争这一指标将其划分为两个子样本,通过双样本T检验与双样本Wilcoxon检验比较相关变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由于现金股利只能取0或者大于0的正值,并且大部份的现金股利派发量为0,因此本文采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利用此模型,对全样本上述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另一方面,按照经济产权性质的划分,将全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这两个子样本,分别针对这两个子样本研究上述三者间的关系。值得说明的是,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是否进行异常派现的关系,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派发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说明。稳健性检验中,本文将解释产品市场竞争的变量HHI指数替换成市场集中度指标后,再进行回归,结果依然稳健。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全样本下,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量正相关,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抑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量的正相关关系;在子样本下,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依旧与现金股利支付量正相关,特别地,在国有企业的子样本中,产品市场竞争不能抑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量的正相关关系,而在非国有企业的子样本中,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抑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量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愈加可能进行异常派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证说明了控股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的可能。因此,为抑制控股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不仅应该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而且应降低行业进入壁垒从而提高行业内部竞争力;不仅如此,应当努力为所有上市公司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消除不同所有制企业向银行贷款时存在的不公平竞争现象。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商业道德丑闻屡见报端,而这些事件背后其实都是对应着一个个的道德决策,因此商业道德决策的问题应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虽然学术界已经有不少关于商业道德决策的研究,但
【摘要】语文“问题教学法”是教师依据对教材的理解,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思考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行“问题式”课堂教学法,构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观,扎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教学法  
本文在评述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财务可持续增长概念进行了充实,深刻地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财务可持续增长的内外部因素。借鉴美国资深财务学家罗伯特。希金斯和詹姆斯
【摘要】本文就如何改革计算机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对当前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168-02    当今世界各个领域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学技术的冲击,日益成熟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