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刑法保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法治的进步却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法治的经济,缺少了法治的保驾护航,我们只是蹒跚着一条腿的巨人。虽短期内可以有所进步,但长此以往,必将越来越不协调,也必然会让我们轰然倒下。刑事法治是法治建设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刑法的目的,不仅是我们的刑法典中所说的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他更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有力保障,他关注的也不仅是社会的病态——犯罪,更是茫茫天下的芸芸众生。经济飞速发展,法治迟滞不前,带来的是更多的不公与失衡。“法律的抽象评价是以正义为尺度的,尽管正义本身犹如‘普洛透斯’的脸变幻不定,在理论上的确定性仅限于各学者持有的理论体系。但是,具有某种积极内容的正义总是人们对法律内在精神和基本功能的追求。”①因此,我们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与保护,是法律保护的题中之意,刑法保护更是輗軏之举。给予弱势群体以更多的保护,非但不会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以及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刑法基本原则的精神,反而会促进社会与法治的良性发展,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因为“法律的最大正当性,乃在于其与人类最为深沉之天性契合无间。”②社会的转型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人类社会的“优胜劣汰”,然而,我们之所以为人,区别于物竞天择的自然界,乃在于我们是会思考的,是有普世价值观指引的。我们不会为战胜自己的同胞而欣然自喜,任其陨落,相反,我们会对其中的弱者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呵护。弱势群体,就是我们社会竞争中的劣势一方。当今社会,无论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都有很多对生理性弱势群体的保护规定,这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弱势群体,依其成因,可以划分为社会性弱势群体和生理性弱势群体两种。前者是制度的“牺牲品”,后者是生理状态的无奈,相较于前者,后者更有着不可逆转性,因此,法律给予的关怀也相对更多。刑法是一门施展才华、满足自尊、唤起激情、伸张正义的学科。③刑法不仅是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是超越比利牛斯山的正义呼唤。因此,刑法对于生理性弱势群体的保护程度,可以从一个基本面上展现一个国家对于生理性弱势群体的保护现状。我国刑法对于生理性弱势群体的保护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即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对精神障碍人及聋哑人、盲人的保护,对妇女的保护,对老年人的保护。本文也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展开的,但是各个部分内容又不是均等的。因为我国刑法对生理性弱势群体的保护现状便是如此,某些方面相当完备,甚至领先于发达国家的立法水平,如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上,不仅立法条文充实,而且措施得当。但在某些方面,又存在一些明显的硬伤,如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保护上,条文极其有限,保护主体不甚明确,这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开篇交代了生理性弱势群体的相关基本概念,然后按照生理性弱势群体分类,逐步论述了对未成年人的刑法保护、对妇女的刑法保护、对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刑法保护。其中有现状介绍,有历史溯源,也有立法建议。管中窥豹以求得刑法对生理性弱势群体保护之一斑。
其他文献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继承了现代性批判本有的人类精神的形而上追求,开启了现代性批判理论现实之维。深入透彻地理解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价值,需要从黑格尔的现代性
商务部、保监会最近发布《关于规范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的通知》,通知要求开展预付卡履约保证保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应在保险监管部门的指导下,严格履行保险合
作为对外宣传的有机组成,对外报道是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体现。从现代传播体系构建国际传播能力的高度和要求出发,中国对外报道需要进行观念的变革与建构,即从传者中心论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方案的出现,使专利法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理论层面,鉴于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资格的缺失,无论是以洛克劳动学说和黑格尔人格学说为代表的“自然权利论”,还是
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等每个过程都会影响到造价的高低。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也决定了造价管理控制时应当建立良好的管理思路,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对建设项目的全
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和职业变更日益频繁的时代,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自我、探索职业、了解社会、规划人生,从而过有意义的生活,是职业生涯教育关注的焦点。研究高中职业
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查询功能,对我国2007—2016年新闻事业类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根据发文情况,筛选出《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8种期刊是我国新闻事
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网民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可以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