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恭城瑶族文化旅游体验式开发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瑶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支系多、分布广的民族。长期以来,瑶族人民以勤劳、智慧和富于开拓的民族精神,创造出丰富而奇特的瑶族文化。但是,多年来广西恭城瑶族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因受到现代化浪潮及汉文化的强烈冲击而逐步衰败的危机。究其原因,除了瑶族文化保留区所处的地区偏僻,旅游开发的各项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外,还与当地相关部门对当地的瑶族文化旅游开发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有很大的关系。此外,随着“体验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所引起的强烈反响,旅游界也开始了对“旅游体验”的关注,民族文化旅游如何提供最佳的体验并推进文化保护工作成为众多研究者和决策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基于对旅游体验的认知,选取恭城本土瑶族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归纳出游客体验要素,并探索了恭城瑶族文化旅游体验式开发的相关策略和方法,提出有利于其走向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具有积极的学术、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两个主要结论: 1.恭城瑶族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明显具有民族性、多元化和区域性等特征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体验开发潜质。 2.立足游客的角度来阐述文化旅游中游客体验的构筑要素。在开发恭城瑶族文化旅游时,要善于结合体验要素,采取相应的开发措施。 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恭城瑶族文化旅游体验式开发利用研究的背景、目的、理论、方法和意义,并界定研究对象。 第二大部分为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六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总结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民族文化旅游及旅游体验的相关理论;第四章在对恭城县瑶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开发利用价值作出评价;第五章和第六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筑游客体验要素,并依此分析瑶族文化旅游体验开发的模式及策略;第七章探讨了恭城县瑶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保障措施。 第三部分结论,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摘 要】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的一项新型的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体育大课间活动并没有受到师生的重视,反而其质量在不断下降。本文就目前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大课间;现状分析;改进建议  从2007年起,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结合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全国各大学校开
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要求社会贯彻可持续发展观。企业作为资源消耗的最大主体和环境污染的重大原因,在经营生产中也应该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然而,我国现有经济增长建立在资源的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肝吸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中药黄芪保护肝组织的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苯达唑(ALB)治疗组和阿苯达唑联合黄芪(ALB+ MR)治疗组,建立肝吸虫病大鼠动物模型.ALB治疗剂量50 mg/kg/d/只,连用5天;MR腹腔注射800 mg/kg/d/只,连用30天.感染14周后处死大鼠,光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