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最受欢迎的天才作家之一,并被后人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他出生于贫苦的小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英国海军军需处的小职员。他12岁时,父亲因债务缠身,被关进负债人监狱,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跟父亲同住在监狱内。狄更斯在一家皮鞋油公司当学徒,干的是洗玻璃瓶和粘贴标签等杂活。童年时代这一段艰苦的生活成为他终身辛酸的回忆。狄更斯15岁的时候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当小职员。他经常出入监狱和法院,亲眼看到无休无止的诉讼中所包含着的种种悲剧。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使狄更斯增长了见识,成为他日后创作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狄更斯在1831年进入报界,不久就成为当时出色的记录员和新闻记者。他的任务主要是记录议会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辩论,这使他有机会奔跑于城乡之间,广泛熟悉了英国社会各方面的生活,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广泛和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面貌。从创作的发展过程来说,他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的创作包括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作品。这是资产阶级进行议会改革的年代,也是宪章运动活跃的年代。这一时期的创作已经触及当代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狄更斯对社会丑恶的现象的揭露还只停留在对个别议员、个别高利贷者和个别社会机构的揭露上。他的讽刺还比较温和,常常和幽默掺合在一起,还洋溢着充满幻想的乐观情绪,小说中受苦难的“小人物”最终大多赢得了“仁爱”的资产阶级的庇护,找到了幸福的生活。在艺术手法上,他擅长用夸张和重复来达到讽刺的效果。第二时期的创作包括19世纪40年代的作品。狄更斯这一时期的思想出现一些变化。早期创作中“仁爱”的资产者不见了,作者对他们的乐观幻想已经基本破除。他强调为富不仁者必须经过破产或其他折磨,接受感情的教育,才能真正懂得“仁爱”和“谅解”。短篇小说《圣诞赞歌》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它反映了狄更斯的正面思想。《圣诞赞歌》宣传有产者必须改变他们的冷酷心肠,“仁爱”的对待弱小者。作品中的主人公史古鲁奇必须首先洗心革面方能重享人间的温暖与同情。狄更斯对资产阶级的认识比较现实和深刻了些,但是他仍然认为感情教育可以改造资产者,也可以改造社会。狄更斯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也更深沉和丰富了,这是和它对社会认识的加深相互联系的。小说的情节集中描写一个或几个矛盾的发展,描写的社会面仍然广泛,人物虽多,但组织在情节发展之中,层次分明。狄更斯第三时期的创作包括五六十年代的作品,这使他创作的高峰。狄更斯在后期的作品中比较深刻而生动地描绘了英国寄生的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以及英国社会风尚日益腐化、经济生活极度不稳定和笼罩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繁荣上面的阴影,作品的题材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总的说来,狄更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同情资本主义社会中受迫害、受剥削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他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是多方面的。从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到政治、经济、法律、道德、教育诸方面,他无不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维多利亚盛世时期英国社会的画面,从城市到乡村,从法院到监狱,从豪华的官邸到阴暗的贫民窟。他成功的刻画了许多资产者的形象,指出他们贪婪、寄生、腐朽的特性,揭露他们的财富是建立在剥削的基础上的。多年来,人们对他的研究总是集中在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上面,致使对狄更斯的研究出现过止步不前的局面。事实上,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充分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表现出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他的短篇小说《圣诞赞歌》是一部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正是典型地反映出他的浪漫主义倾向的名篇。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和创作方式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早期。它的出现对英国文学乃至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个时期是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时期,也是欧洲的政治形势风云突变、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期,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经济格局,以及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情感、张扬个性、歌颂自由成为这一时期的文艺主潮。浪漫主义主张回归自然﹑关爱儿童﹑强调想象,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在狄更斯的《圣诞赞歌》中。本文分为三部分探讨狄更斯对浪漫主义传统的继承。第一章主要分析狄更斯《圣诞赞歌》中的赞美推崇自然的思想;第二章分析此作品中的儿童情结;第三章分析想象在文中的应用。本文最后得出结论:小说《圣诞赞歌》充分反映出狄更斯的浪漫主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