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柴类荒漠生态系统碳交换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26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柴类荒漠作为盐生荒漠生态系统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同时土壤的盐渍化程度也较高,因此其碳交换特征与其他生态系统必然不同,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通过野外原位测量以及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盐柴类荒漠碳交换的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室外实验在新疆农业大学呼图壁草地生态试验站进行,采用Li-8100自动土壤CO2流量系统测量土壤呼吸以及Li-840CO2/H2O红外分析仪结合静态箱法测量生态系统呼吸与生态系统净交换,同时测量温度与土壤含水量,并计算生态系统呼吸的各组分呼吸;室内采用Li-840CO2/H2O红外分析仪测量灭菌后土壤无机CO2通量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得出主要结果如下:  (1)盐柴类荒漠土壤呼吸有着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灌下土壤呼吸明显大于裸地土壤呼吸(P<0.05)。灌下与裸地呼吸表现出不同的日变化,除开夜间波动,裸地仅10月白天表现为单峰,其余都表现为双峰,而灌下表现为单峰,但是由于夜间出现CO2通量突然上升的现象,因此在7到9月夜间又出现了一个峰值。  (2)土壤呼吸温度与土壤含水量之间总的相关性不高。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与土壤表层含水量的上升,土壤呼吸与温度逐月的相关性表现为一个上升趋势,到9月土壤呼吸与气温的相关性达到了0.973,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5月由于降雨以及正午高温抑制的原因,土壤呼吸与温度表现为负相关。  (3)生态系统呼吸(Re)以及其组成植物自养呼吸(Ra)都呈现出单峰曲线;生态系统净交换(Nee)的变化6、7、9三个月与5月、8月表现出不一样的趋势。由于高温影响,生长季6、7两月表现为微弱的碳源。虽然8月有着更高的土壤含水量,但是生态系统呼吸日平均值在6、7两个月还是高于8月,这说明温度对于生态系统呼吸(Re)与植物自养呼吸(Ra)的影响更大。除8月外,植物自养呼吸(Ra)占总呼吸的比例白天大于夜间。  (4)生态系统呼吸(Re)与植物自养呼吸(Ra)都表现出了与温度较好的相关性。二者与气温相关性最高,其次是5 cm土壤温度,10cm土壤温度。植物自养呼吸(Ra)在月变化与日变化中都表现出比生态系统呼吸(Re)与温度的相关性更高。由于高温的抑制作用以及夜间土壤呼吸变化的影响,生态系统净交换(Nee)与温度不相关。  (5)在野外原位研究中,夜间出现了土壤CO2通量由前一时段的负值上升为正值的现象,对比两个时间段,夜间温度出现了上升。在室内对灭菌土壤的CO2通量测量中发现降温、恒温条件下,无机CO2通量表现为负值(吸收CO2),在升温状态下无机CO2通量为正值(释放CO2)。无机CO2通量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温度下降速度越快,无机CO2吸收速率越高,温度上升越快,无机CO2释放速率越快。而在恒温状态下,无机CO2通量主要来自于无机盐类的反应。  由结果可知,在本研究中生态系统呼吸与生态系统净交换表现出与温度变化相同趋势,与其不同的是土壤呼吸与温度、水分相关性不高,同时由于白天与夜间的土壤呼吸负通量,因此土壤碳排放相比其他生态系统更小,而土壤无机CO2通量大小对于温度变化率有着较好的响应。本研究结果可为荒漠区碳循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本文较为详尽地阐述了中国“绿茶王”——黄山毛峰的起始及发展历程,主要从包装设计师的角度剖析了新黄山毛峰系列化包装设计的创作过程及企业导入CI策划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 Rehd.varpinyiensis Jiang)是我国特有的植物资源,常用作苹果和观赏海棠的砧木。本研究以平邑甜茶为试材,克隆了MhBAG,MhDAD和MhHSP70基因的全
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马铃薯疮痂病是链霉菌引起的一种表皮性病害,多发生在北方,近年来,疮痂
标准化、定量化的土壤系统分类的发展,为发生分类缺乏定量化、易出现同名异土或同土异名和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等不足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并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土壤分类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