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胆道取石后不同时段行LC治疗胆结石的疗效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及乳头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石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道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探讨ERCP与LC的最佳间隔时间,以提高手术质量,发挥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于2012-10~2017-10,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LC及ERCP的患者92例,其中在ERCP术后1-3天行LC患者30例,ERCP术后4-14天行LC37例,ERCP取石14天后行LC者25例,比较三组行LC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LC手术的相关并发症以及总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  结果:  在LC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指标中,1-3天组与大于14天组所用时间明显短于4-14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天组与大于14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手术中LC的中转开腹、胆管损伤、胆漏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1-3天组明显少于4-14天组与大于14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4天组与大于14天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RCP取石术后1-3天行LC手术安全有效,且具有LC手术难度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观察60岁以上老年肾移植患者霉酚酸(MPA)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观察MPA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与临床事件的关系,初步探索适合于老年肾移植患者的治疗窗;初步建立有限采样法计算简化MPA
颈椎间盘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微创手术,具有操作方便、局部温度低(40~70℃)、创伤轻微、疗效佳、恢复快等优点。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