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男篮高水平赛事替补队员的使用状况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替补队员的上场时间越来越长,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男子篮球要想在“后姚明时代”的世界大事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结合我国篮球实际情况,紧跟世界篮坛发展的脚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世界篮坛替补队员的发展趋势及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专家访谈法对本论文研究内容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进行分析研究,运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比赛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08年奥运会到10年世锦赛及08-11年NBA总决赛对替补队员的使用发现,替补队员的上场时间大多在60分钟以上,上场人数大多在6-7人,贡献率也越来越大,替补队员的比赛能力与主力队员相接近,是当今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说明替补队员在比赛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2.欧、美大多数强队替补队员的贡献率均接近主力队员有时甚至超过主力队员,球队替补队员与主力队员更好的构成了一个团队,每场比赛的上场球员不低于8人,且每场比赛先发队员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配备,球队的出场阵容配备有着多样的选择,很多经常打替补的队员也同样具备打先发的能力。在美国队与西班牙、立陶宛队的直接对话中,美国队替补队员的上场时间、上场人次、贡献率都高于对手,说明美国队替补队员的整体比赛能力高于对手。3.中国队在08年奥运会与10年世锦赛中,替补队员的贡献率与世界强队相比差距明显,主要表现在:(l)中国队替补队员上场时间短,一般在30-44分钟之间;(2)中国队替补队员上场人数少,一般在4-5人。4.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替补队员差距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队替补队员位置重叠,替补队员技术特点单一;二是替补队员与主力队员配合不默契,主力队员对替补队员的信任度不高。5.与08年奥运会相比,10年世锦赛中国队替补队员的防守积极凶悍,在作风上有一定的提高。而替补队员的上场时间、上场人数、与08年相比均有下降,说明中国队替补队员比赛能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建议教练员应借鉴世界先进的经验,改变“首发球员打天下”的传统理念。针对赛场的具体情况,多给替补队员机会,大胆的使用本队的替补队员,以发挥其特长,同时要根据本方队员的状态和临场的具体情况,多让替补球员在主力球员的帮助和带领下打比赛,增加替补队员的大赛经验,熟练运用全队的技战术配合,提高替补队员的比赛能力。
其他文献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形式,在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当中,班规起到了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但班规在制订与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班规的规范功能,却忽视了育人功能。因此,小学班规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