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思想及其对中国人心理的影响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驱使个体行为表现的关键因素,人类心理越发引起大众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天命”作为一种思想潮流,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儒家、道家、佛家对天人关系有着相同和不同的理解,在他们的世界观中,天命思想并非完全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种对人生、自然环境等的信任和适应。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有多种“天命”的概念,“天”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源、是宇宙万物的支配者和主宰者,“命”是决定人生贵贱福祸的某种异己力量。在天、人之间,天道贯注,成人以命,即是天命。天命指天道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众生的命运。在古人看来,“天命”是神明、偶像、权威,至高无上。上天的命令接受者是人,在天与人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上,人们只能被动接受,不可违背。天命思想产生发展于封建社会初期,封建后期成为思想主流。天命概念最早由周人确定,后来,儒家在此基础上,将“仁”、“礼”等道德因素加入天命思想,主张“知天命—畏天命—坚持、守护天命”;道家把天人关系定义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除“知命”外,还教人如何“安命”;佛教中有很多哲理都描述天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儒、道等相结合、融汇。本研究旨在浅析天命思想及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通过文献调研法,借助网络、数字图书馆等平台手机和整理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细化天命思想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向,同时,论文研究重点在于天命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层面,通过进一步分析,进而提出正确对待天命思想的方法。研究发现,中国人多取向于外归因,天命思想在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方面有着明显影响,通过发展和演变,在不同个体中呈现出相似性和个体性特点,成为中国人心理适应的工具,也是民众心理困惑的根源,同时成为民众寻求解脱的方式方法,培育着中国人正视命运、乐知天命。对天命的笃信和依赖,也是中国民众心理生活的重要归因途径。
其他文献
膀胱肿瘤占泌尿系肿瘤首位,初次治疗后易复发,需定期随访.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为膀胱镜检,其具有一定的损伤.虽然也有一些非创伤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或不稳定.透明质酸(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歌。学术界不断从文学、人类学、哲学、文艺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以此探索中国早
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及/或经动-静脉通路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者中肺动脉高压(PH)并非少见,死亡率较高,本文就ESRD及/或经动-静脉通路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者的PH发生率、诊断、机理
高职艺术欣赏课是为了培养并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开设艺术课程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
自水利部门列入中央财政体制改革试点三年以来,部门支出预算已经深入人心,并在水利部门财政收支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实质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