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驱使个体行为表现的关键因素,人类心理越发引起大众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天命”作为一种思想潮流,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儒家、道家、佛家对天人关系有着相同和不同的理解,在他们的世界观中,天命思想并非完全是封建迷信,而是一种对人生、自然环境等的信任和适应。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有多种“天命”的概念,“天”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源、是宇宙万物的支配者和主宰者,“命”是决定人生贵贱福祸的某种异己力量。在天、人之间,天道贯注,成人以命,即是天命。天命指天道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众生的命运。在古人看来,“天命”是神明、偶像、权威,至高无上。上天的命令接受者是人,在天与人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上,人们只能被动接受,不可违背。天命思想产生发展于封建社会初期,封建后期成为思想主流。天命概念最早由周人确定,后来,儒家在此基础上,将“仁”、“礼”等道德因素加入天命思想,主张“知天命—畏天命—坚持、守护天命”;道家把天人关系定义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除“知命”外,还教人如何“安命”;佛教中有很多哲理都描述天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儒、道等相结合、融汇。本研究旨在浅析天命思想及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通过文献调研法,借助网络、数字图书馆等平台手机和整理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细化天命思想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向,同时,论文研究重点在于天命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层面,通过进一步分析,进而提出正确对待天命思想的方法。研究发现,中国人多取向于外归因,天命思想在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方面有着明显影响,通过发展和演变,在不同个体中呈现出相似性和个体性特点,成为中国人心理适应的工具,也是民众心理困惑的根源,同时成为民众寻求解脱的方式方法,培育着中国人正视命运、乐知天命。对天命的笃信和依赖,也是中国民众心理生活的重要归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