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新生小鼠脑损伤的影响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ezu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对新生小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新生5d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20)、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组(NEC组,n=40),对照组与母鼠同笼,母乳喂养,NEC组采用配方奶喂养+缺氧+口服脂多糖(LPS)诱导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鼠模型,建模4d后处死所有小鼠。建模过程中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并记录每日的体重;HE染色观察肠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根据回盲部肠道损伤评分将NEC组分为轻度NEC组和重度NEC组;并采用尼氏染色进一步观察相应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将肠道损伤程度和神经细胞的数量做相关性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m 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EC组小鼠活动度降低,体重明显减轻(P<0.05);与对照组相比,NEC小鼠肠道损伤评分高,且在海马CA1区,NEC组的神经细胞数量减少(P<0.05),重度NEC组较轻度NEC组减少更多(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与肠道损伤的严重性相关(r=-0.943,P<0.001)。与对照组相比,NEC组脑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ɑ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也明显增多(P<0.05),并且重度NEC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导致小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减少和排列紊乱,其损伤程度与肠道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可能与神经炎症的增加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64例DMD患儿智力水平及智力结构特点,探讨总智商与年龄、基因突变位点、突变类型、抗肌萎缩蛋白亚型、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64例DMD患儿的临床资料,由专人采用第四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所有入组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同时在医生指导下由家长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分析纳入患儿的智力特点及DMD患儿总智商与年龄、基因突变类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残余分流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19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实施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127例患者,通过医院的病历系统获取相关的临床资料,分析封堵术后发生残余分流的危险因素,并对术后发生残余分流组与未发生残余分流组之间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发生残余分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的最佳临界值。结果:(1)术后发生残余分流
背景: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 bone regeneration,GBR)已成为治疗因肿瘤、外伤、牙周炎等原因引起的牙槽骨量不足的重要方法之一。GBR的基本原理是在骨缺损的部位填入骨粉,覆盖屏障膜(guide bone regeneration membrane,GBRM)以阻碍上皮结缔组织侵入骨缺损区,从而为骨组织生长提供时间和空间。理想的GBRM应具备以下特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
目的:儿童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推荐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然而,闭合复位有很高的再移位率,并且对于骨折超过10天且有骨痂形成的患者,闭合复位的方法不被允许。目前对这一类陈旧性骨折需要保守观察治疗或开放手术尚存在争议,没有专家共识或指南。本研究旨在评估此类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明确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并分析与预后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5名患者(男22名,女3名),均接受了陈旧性桡骨远端
目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疾病,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肠道穿孔。现临床工作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腹部X片中的膈下游离气体诊断新生儿肠穿孔。但临床工作中常常有一些病情危重的患儿,进行了气管插管或其他有创操作,不适宜将其搬运至放射科进行检查,往往只能进行旁床腹部仰卧位片的检查。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腹部仰卧位X片中一些影像学征象诊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的肠穿孔。方法该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近2年期间于我院行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矫治患儿的围术期相关指标,验证无血心脏外科手术在婴幼儿群体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避免围术期血液制品的使用,缓解短缺的血液资源局势,并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并推广。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09月于我院实施常规体外循环下一期根治术的患儿共129例。根据手术情况最终分为有血组、无血输血组和完全无血组,再根据体重分为体重≤10Kg组
第一部分 三维超声在浅表婴幼儿血管瘤最佳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选择中的初步探索研究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定量测量婴幼儿血管瘤病灶治疗前后各项参数的特征及变化情况,探索该病最佳治疗时机及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85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满足纳入标准,除外排除标准,所有患儿治疗前均接受三维超声检查,记录病灶治疗前的临床特征及三维超声参数(体积、VI、FI
目的:目前,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已经被国际抗癫痫联盟(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认定为婴儿期局灶性癫痫的一线AEDs,而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对婴儿期局灶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尚存争议。本研究比较了OXC与LEV单药治疗婴儿期局灶性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婴儿期局灶性癫痫药物治疗选
目的:通过Dixon序贯法测定0.2%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前臂正中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EV50)。方法:选择在2020年8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拟行单侧拇指腱鞘松解术患儿,根据年龄将患儿划分成幼儿组(1~3岁)和学龄前组(3~6岁)。每例患儿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前臂正中神经阻滞,每组第一例患儿接受0.2%罗哌卡因注射液容量为2 ml,相邻容量变化梯度为0.2 m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帕金森病(PD)Hoehn-Yahr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s、CNKI、维普以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搜集关于SWI在帕金森病(PD)Hoehn-Yahr分级中应用的文献。Rev Man5.3统计软件被用来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最终共纳入文献13篇。早期PD组与对照组黑质、苍白球相位值总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