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张以供给推动经济发展,运输这个链接供给与需求的桥梁将发挥更大的潜力作用。在全球化不断深入过程中,运输在进出口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运输业是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降低运输成本能增强比较优势,扩大进出口贸易范围,从而推动进出口贸易发展。在“一带一路”发展大潮中,安徽省致力于实现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外向型经济发展也取得显著成就,进出口总额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二,因此研究安徽省运输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安徽省运输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从理论上剖析了运输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在分析安徽省运输业和进出口贸易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步实证研究,第一步,探究安徽省不同运输方式下运输能力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关联程度的大小;第二步,以安徽省16个市2010-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货运量为主变量,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城镇化率为控制变量构造动态面板GMM模型,对安徽省运输业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运输方式与进出口贸易的关联程度不同,代表水运运输能力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水运货物周转量最大,代表公路运输能力的公路货物周转量和载货汽车数量其次,代表航空运输能力的航空货物周转量再次,代表铁路运输能力的航空货物周转量最小;第二,运输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货运量与进出口间均存在倒“U”型关系,安徽省运输业发展未超过拐点,运输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针对研究结论和安徽省运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方面建议,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和综合交通网建设,另一方面要协调运输业与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