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环境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但由于起步较晚,理论界至今对企业环境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很多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意见上存在很多分歧。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对现有研究的整理分析后,希望能够从企业内部找到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的原因,在能够为我国企业的环境保护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和意见的同时,也能为企业环境管理理论体系架构的完善尽一份微薄之力。通过对我国重污染行业的上市企业环境绩效整理发现,因为实际控制人的不同,企业的环境绩效也存在差异,而实际控制人不同的直接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别。所以,本文以研究重污染行业不同实际控制人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环境绩效的不同关系为出发点,在对现有相关文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的基础理论依据,包括企业环境绩效的现有研究结论综述、公司治理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本研究过程中涉及的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管制俘虏理论。而后,本文以已有理论为依据,分别对两种性质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环境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假设,通过模型构建来研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环境绩效的影响。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环境绩效信息的相关披露政策,所以本文所采用的环境绩效统计方法是在沿用一些已有研究所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重新定义的统计方法。在本文对企业环境绩效与内部治理结构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前,首先对从沪、深两市筛选出的281家样本企业的变量进行了统计性描述,对样本企业变量的特性及规律等做了简单的归纳总结,结果表明:样本企业中国有企业的环境绩效均值要低于非国有企业,该结果使接下来的相关性研究成为可能。在对企业环境绩效与内部治理结构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环境绩效只与企业最终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相关,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非国有企业环境绩效与企业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和最大股东是否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三个变量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企业环境绩效与独立董事比例呈正相关关系,与高管持股比例和最大股东是否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呈负相关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其余变量与两种性质企业的环境绩效均不相关。回归分析检验的结果与之前的相关性检验结果相符,该结果符合前期假设,也与我国实际情况较为相符。为了加强该研究结论的实践性,本文还选用了紫金矿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作为案例,对其内部治理结构和环境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正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所有者缺失导致的政府管制俘虏现象,造成重污染行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难以得到实效,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以及居民利益带来了一定的损害。同时,尽管我国非国有企业的环境绩效表现要略优于国有企业,但是其内部治理结构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产权结构普遍单一,董事会作用不明显等,都是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的内在原因。本文在研究角度、研究层次以及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一些创新。本文在总结整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寻找了影响企业环境绩效的原因;在研究的层次方面,也是按照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将企业按不同性质分类进行研究;为了更好的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选取了典型案例作为比较,证实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当然,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因为我国没有企业环境绩效相关数据的披露,所有在环境绩效的相关统计方面还不是很客观;由于环境绩效的数据不易获取,本文仅采用了2008年一年的数据进行横截面研究,时间跨度不长;在对企业性质分类研究时,是在假设企业内部治理制度在形式上较为规范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未涉及因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导致的不规范的企业治理模式等。这些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还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