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设施、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目标。近年来,流动人口的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其公共服务存在很大的地区、户籍、个人特征差异,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突出。本文利用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了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使用的人类机会指数HOI和多维人类机会指数MHOI的方法,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户籍、不同个人特征的流动人口的自来水、卫生厕所、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进行单一机会和多维机会不平等测度,并运用Shapley分解的方法研究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机会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如下:(1)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获取机会有很大的地区差别,而且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的自来水、卫生厕所的HOI指数为93.84%、74.93%,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91.83%、69.45%和84.58%、57.33%。东部地区的社会保障和义务教育获取机会多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HOI和MHOI指数高于三线和四线城市,公共服务获取机会也多于多于三线和四线城市。(2)农村户籍的流动人口享有的公共服务机会较少,公共服务机会不平等程度高于城镇户籍流动人口,户籍为城镇的流动人口的HOI指数和MHOI指数高于户籍为农村的流动人口的HOI指数和MHOI指数。(3)对于不同性别的流动人口,女性的自来水、卫生厕所的HOI指数为93.43%、73.61%,多于男性的91.59%、71.11%,男性的义务教育HOI指数为86.9%,多于女性的79.02%,流动人口的各项社会保障的HOI指数没有太大的性别差别。不同年龄段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机会是不平等的,老年流动人口机会不平等程度高于青年流动人口。(4)居住设施获取机会不平等的影响因素贡献率最多的为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职业类型。教育程度是社会保障获取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程度越高,社会保障机会越平等。年龄对义务教育获取机会不平等贡献最大,年龄越大,义务教育机会越不平等。(5)对于不同户籍的流动人口,教育程度对公共服务获取机会影响最大,教育程度越高,获取的公共服务机会越多。(6)居住设施获取机会性别不平等影响因素最多的是教育程度、收入和职业类型,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居住设施不平等最大的贡献因素为教育程度和收入,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获取机会性别不平等贡献率最高的影响因素为教育程度和工作时间。对于青年和中年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不平等,教育程度的贡献率最大,老年流动人口工伤保险的获取机会贡献率最大的是工作时间。流动人口义务教育的性别获取机会不平等的最大影响因素为年龄和婚姻。不同年龄流动人口义务教育获取机会最大的贡献因素为性别和户籍。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贡献体现在:第一,从微观角度研究个人的公共服务的获取机会的差异。第二,借鉴了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应用的人类机会发展指数HOI的方法来研究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获取机会不平等,并且运用多维人类机会指数测度了流动人口的综合公共服务获取的不平等程度及地区、户籍、性别和年龄差异。第三,运用了 Shapley分解的方法,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获取机会进行分解,研究公共服务机会不平等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