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电磁耦合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中形成了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Wirelessrechargeablesensornetworks,WRSNs),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能量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在采用一对多充电方式的WRSNs中,对于多个有动态能量需求的充电簇,分析网络需要多少个移动充电设备(Mobile Charger,MC)以及如何分配和调度多个MC为充电簇补充能量,直接关系到网络节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网络的稳健性。本文针对一对多充电方式的WRSNs,从一对多充电簇模型的构建、节点剩余能量预测、网络所需MC数的分析以及多MC的分配及充电调度方面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结合电磁耦合谐振无线传能特点,提出一种正六边形充电簇划分方式。采用改进洪泛路由协议作为网络通信的路由协议,分析网络充电簇的剩余能量以及存活节点数,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充电簇建立方式以及改进的路由模型是可行有效的。在分区域充电策略前提下,根据分区域充电策略的特点,提出网络全局和局部能耗平衡约束条件,根据约束条件确定当前网络模型所需MC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MC最小数确定方案是可行的。分析节点能量消耗特征和工作状态转换规律,构建节点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剩余能量预测模型。基于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仿真,节点与充电簇的剩余能量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相符,预测值变化规律与实际相符,说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实际有效。提出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多MC充电调度(Multiple Mobile Chargers Charge Schedule Based on Simulated Annealing,MMCCS-SA)算法。每个区域分配一个MC进行充电调度,充电调度时,当区域内出现多个充电簇需要充电时,选择模拟退火算法解决充电簇充电次序问题。仿真结果表明MMCCS-SA算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死亡节点数和多个MC在网络中移动距离,延长网络寿命,改善充电簇能耗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