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德里罗(1936-)是当代美国著名作家。他与托马斯·品钦,菲利普·罗斯、以及科马克·麦卡锡齐名,被誉为当代美国著名的后现代大师。德里罗的作品一直关注当代美国人的生存现状,他将不同的后现代要素加以整合,对后现代背景下的人类生存现状进行审视并探究其背后潜在的危机。德里罗的作品深入剖析了美国当代社会中毁灭和救赎的力量。《白噪音》是德里罗对美国乃至人类生存状况深刻关切的代表作品。唐·德里罗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小说家,但是其作品的主题仍涉及人类和自然的冲突。《白噪音》中描绘的环境问题值得读者注意及反思。本论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研究作品中后现代语境下自然的缺失,并且分析了生态系统内部等级体系中的环境正义问题。除此之外,该论文探讨了生存在扭曲的自然中的人类面临的精神困境。通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白噪音》这部作品进行文本分析,论文旨在深入挖掘作品中体现出的生态思想。本论文总共分为五部分:引言、三个章节及结论。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德里罗的文学成就,并对前人从不同角度对作品《白噪音》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尽管前人已对《白噪音》作了详尽的研究,但这部作品仍有深入解读的空间。本文第一章主要分析在后现代语境下自然的缺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作品大量的城市景观描述中,自然被人造物取代,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第二,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了巨大污染。自然已经丧失了本来的面目。第三,自然湮没于噪音与喧嚣之中,处于失语的地位,逐渐成为难以触及的“他者”。最后,自然被后现代仿真所取代。人们失去了与自然直接接触的机会,只能通过电视图像和收音机广播来认识和了解自然。第二章主要研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等级体系中的不公平现象。后现代社会中的人类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人,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生态系统中人类和自然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社会系统也处于失衡状态。弱势群体比社会阶层高的人更容易遭受生态灾难。第三章探寻处于后现代生存环境下人类精神生态面临的危机。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在一个远离自然的环境中,面临一系列精神困境。人们时时受到死亡恐惧的困扰。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因此面临身份认同危机。人们努力根据社会期待为自己构建身份,忽视了内心真正的需求。在这样的世界中,甚至宗教也成了伪装。人们宁愿信仰技术,而不愿信仰传统的宗教信条。人们内心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通过对《白噪音》中的自然危机以及生存其中的人类的精神困境进行分析,本文得出结论,高度文明社会中的人类应更加重视自然并学会尊重自然。作品中的自然和精神危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有一定关系。但是人类中心主义也对人类提出要求。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的生物,人类应承担起责任,为后代留下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