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的理论基础和湖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展开对湖南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讨论,在湖南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探寻新常态下针对湖南省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策略。首先,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包括经济增长质量的涵义、可持续性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理论,并对比湖南省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新常态前后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差异,以此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质量的测算,建立了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和分维度权重,得到了2000-2017年湖南各地级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其下属四个维度(经济增长条件、结构、效率和分享性四个维度)指数。根据评价结果可知,湖南经济增长质量与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发展规律相一致,各地级市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区域间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差距基本保持不变;湖南省经济增长质量增速逐渐放缓;湖南省的经济增长质量以东部城市(长沙市、株洲市、衡阳市和湘潭市)领跑,以中部主要城市(常德市、永州市、岳阳市)为次核心城市,逐渐形成由东部城市带动中西部城市的发展趋势。基于湖南经济增长质量及其下属四个维度的评价结果,在四个维度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分别构建四次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展开实证分析,具体分析不同维度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冲击效应。由分析结果可以得到,新常态下湖南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主次程度依次是:经济增长效率、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分享性、经济增长条件,其中,条件和效率维度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影响是长期稳定且持续的,结构维度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分享性维度在长期会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正向的影响。效率维度的冲击对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的贡献率在四个维度中始终是最大的,在短期,经济增长效率和经济增长结构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波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效率维度和结构维度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率相近,在长期,经济增长质量波动主要来源于效率维度。最后,综合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结果和实证结果,可以得到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培育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竞争优势,重视经济增长效率维度的提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经济增长分享性水平;加大对湖南省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