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理论的超高层建筑风致非线性参数识别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xy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理论的非线性系统参数识别方法及其在超高层建筑模型风洞试验中的运用。通过对Duffing和Van derpol两个经典非线性系统的研究,讨论了系统在无阻尼、有阻尼情况下的自由振动以及简谐激励下的受迫振动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风洞试验为背景,针对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和气动弹性模型测振风洞试验数据,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风洞模型在风致作用下的非线性系统参数进行了识别,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 Van der pol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能较好的模拟风致作用下结构的自激力、阻尼和振幅,常作为风洞试验结构的理论模型。在现有的非线性振动方程的近似解析解方法中,平均值法运算较为便捷,解析解表达式精确误差小。基于复Morlet小波进行小波变换的理论,采用模的最大值提取小波基线,并由此可以得到非线性系统的瞬时频率、瞬时振幅,是解决非线性系统参数识别的有效途径和方法。2.基于小波变换理论对无阻尼、有阻尼Duffing系统参数的识别具有较高的精度。简谐激励下基于特定尺度区间的提取小波脊线的方法,能较好的分离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对Van der pol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的识别表明,识别系统参数的误差在2%以内,具有较高的精度。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将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再将线性系数导入非线性方程,同样能识别系统参数。3.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风洞试验为背景,介绍了建筑气动弹性模型测振风洞试验和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采用连续小波变换的方法对风洞模型的风致位移响应进行分析,识别出了系统阻尼系数、频率及非线性小量。通过与初激励法、环境随机振动频域法、环境随机振动时域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方法对风致非线性振动的参数识别具有较高的精度。结果表明,此模型在受到风向角为135°,风速为9m/s的风荷载作用下的振动是不稳定的,这解释了涡激共振情况下结构的不稳定性。
其他文献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不合理的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强烈干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水是生命之源,水生态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处在核心地
土地盐碱化治理是一个全球面临急需解决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难题,而东北平原地区又是我国盐碱地主要集中分布区之一。通过对前期引种栽植于黑龙江省盐碱地的沙枣(Elaeagnus angu
组合桁腹梁桥是近些年国内外工程运用较多的一种组合结构的桥梁类型,该桥主要由混凝土顶底板、体内(外)预应力钢筋和斜腹杆组成。相比于以往的混凝土箱梁,该桥型可以避免混凝土腹板的开裂,进一步减轻自重,从而实现更大的跨度。目前国内、外理论和试验研究偏重于节点连接,对整体受力分析的研究偏少,并且由于该桥型杆件众多,结构不连续,荷载在两种不同的材料中传递,因而结构受力分析具有很大的难度,影响了该种桥梁的发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