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高血压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和心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主要是大小血管的病变,由于高血压使动脉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全身小动脉的长期痉挛,可能使血管壁发生营养不良性变化,内膜下蛋白性物质沉积,纤维组织增多,中膜肌层肥厚,动脉弹性减低,以致管腔变窄,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与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超声测量的颈动脉IMT及有无斑块可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窗口。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评价血管病变的方法,其大小取决于动脉壁的生物力学特性(弹性)、血管几何特征(腔径与壁厚度)以及血液粘度。由于血管几何特征和血液粘度变化相对较小,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对PWV的影响后,PWV主要反映动脉壁的顺应性,PWV值越大,动脉壁顺应性越差,无创性检测PWV已经被证实可以较准确地发现全身动脉管壁的早期病变。新发现的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多肽Salusins,是一种新确定的内源性心血管调节及丝裂原活性肽,由日本学者Shicltiri等于2003年发现的分别由28和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并分别称之为salusin-α和salusin-β,其来源于Preprosalusin。Pre prosalusinm RNA由扭转应力张力基因TOR2AmRNA(一种编码扭转应力张力家族蛋白的基因)经选择性剪接翻译而来。Salusins在体内主要分布在肾脏、血管和体液,具有降低血压,抑制心率,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有丝分裂,其效应可能与钙通道、钙调神经磷酸酶、MAPK和PKC等信号转导途径有关。另有研究表明salusins还可以促进脑垂体精氨酸加压素的释放。Shicltiri等将40例轻度高血压和55名健康志愿者相比,173例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中,血清Salusin-α的水平下降(4.9±0.6 vs 15.4±1.1 and20.7±1.5 pmol/L;P<0.0001)。研究结果表明2种Salusin异构体对人单核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形成有相反的作用,salusin-β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而Salusin-α可能通过ACAT-1的调节抑制其进展。还有研究表明,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严重性增加,血清Salusin-α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综上所述,血清Salusin-α及salusin-β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尤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我们可以推测,Salusin-α及salusin-β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动脉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对于Salusin-α及salusin-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其与某些临床表现的关系上,其具体作用机制未明了。本实验主要为阐明salusin-α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动脉功能的关系,来进一步探讨salusin-α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预测高血压与动脉功能损害提供一种简捷、方便的方法,为高血压治疗找到新的靶点。目的1、研究Salusin-α与动脉结构、功能损害的相关性。2、探讨Salusin-α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方法连续入选我院心内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根据颈动脉超声有无斑块分为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史采集及血压、心率、身高、体重等测量;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Salusin-α水平。高频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测定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左室后壁厚度(PWTd)、左室内径(LVIDd)、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及舒张期内径(Dd)、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颈动脉的斑块及斑块积分。应用VP1000自动测量肱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velocity BaPWV)及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描述。三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ANOVA检验,两变量简单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以P<0.05作为显著性检验标准。结果1、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TC、TG、LDL、血糖、肌酐、尿素氮等危险因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DL、尿酸、SBP、DBP、PP等均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2、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指标比较:高血压组较对照组IMTave、IMTmax、颈动脉僵硬度等明显升高,颈动脉紧张度、颈动脉扩张度明显降低;高血压斑块组较无斑块组IMTave、颈动脉僵硬度等明显升高,颈动脉紧张度、颈动脉扩张度明显降低。(P<0.05)见表2.3、高血压组与对照组BaPWV相关指标比较:高血压组较对照组BaPWV-R、BaPWV-L、UT明显增大(P<0.05)。高血压斑块组较无斑块组BaPWV-R明显增大(P<0.05)。见表3.4、血清Salusin-α水平:高血压斑块组、无斑块组与对照组血清Salusin-α水平有明显差异(P<0.001)。(1.31±0.34 ng/ml vsl.70±0.38 ng/ml vs2.51±0.71 ng/ml)。见图2。5、血清Salusin-α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1)血清Salusin-α水平与SBP(R=-0.556)、DBP(R=-0.441)、PP(R=-0.413)、BaPWV(R=-0.537)、IMTave(R=-0.529)、IMTmax(R=-0.510)、LVMI(R=-0.368)及颈动脉僵硬度(R=-0.412)呈显著负相关(P<0.05);Salusin-α与颈动脉紧张度(R=0.325)、颈动脉扩张性(R=0.524)呈显著正相关(P<0.05)。见图3-10.(2)高血压斑块组血清Salusin-α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积分(R=-0.482见图11)、BaPWV(R=-0.535)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1、高血压患者血清Salusin-α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Salusin-α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可能成为高血压治疗的一个新靶点。2、血清Salusin-α水平与BaPWV、IMTave、IMTmax及颈动脉僵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颈动脉紧张度、颈动脉扩张性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血清Salusin-α影响动脉弹性,其水平与大动脉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3、高血压斑块组与无斑块组血清Salusin-α水平有明显差异,且斑块组血清Salusin-α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积分、BaPWV呈明显负相关,说明Salusin-α水平与动脉结构与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