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紫花白、陇薯3号和大西洋为实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化学分析和生物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羊厩肥、氮磷肥及两者配合施用对内蒙古武川地区不同品种马铃薯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规律、产量形成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品种马铃薯各器官中N、P、K含量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N含量各器官间表现为叶>茎>块茎,P、K含量则为茎>块茎>叶。三个品种比较,各器官及全株N、P、K含量均为陇薯3号>紫花白>大西洋。不同施肥处理,各品种全株N、P平均含量均表现为:M+NP>NP>M>CK,K表现为:M+NP>M>NP>CK。施用M、NP、M+NP肥均显著提高了马锋薯植株各器官N、P、K含量。
2.试验建立了三个不同品种马锋薯全株N、P、K养分吸收动态模型。表明紫花白、陇薯3号、大西洋N素最大吸收积累量分别出现在出苗后的82 2d、77 7d、76.7d,P素90.7d、92.8d、89.0d,K素86.3d、93.8d、84.9d,N素最大吸收速率分别出现在出苗后的32.1d、34.1d、24.5d,P素48.3d、50.8d、40.5d,K素34.6d、46.2d和33.8d。
不同施肥处理,各品种全生育期茎叶N、P、K平均吸收积累量为:M+NP>NF>M>CK,而块茎则表现为:M+NP>M>NP>CK。氮磷化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地上茎叶影响明显,而羊厩肥则对块茎影响更大。
3.不同品种马铃薯苗期N、P、K主要分布在叶片中,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叶片、茎秆中的N、P、K分配率不断下降,而块茎中N、P、K分配比率则逐渐上升。
三个不同品种茎叶中N、P、K的分配率为陇薯3号>紫花白>大西洋,而块茎中则为大西洋>紫花白>陇薯3号。不同施肥处理对N、P、K分配的影响趋势是M+NP>NP>M>CK。
4.试验表明紫花白、陇薯3号、大西洋三个品种每生产lOOOkg块茎吸收N:P:K量(kg)分别为:1.94:0 52:3.82、1.22:0.45:4.14、1.69:0.51:3.39。N、P的吸收量、消耗系数为:紫花白>大西洋>陇薯3号,而K为:陇薯3号>紫花白>大西洋。不同施肥处理,三个品种N、P、K吸收量、消耗系数均表现为:M+NP>NP>M>CK:生产效率则为:CD>M>NP>M+NP。
5.三个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粗蛋白含量均随生育时期的推进而降低,品种间为;紫花白>大西洋>陇薯3号。不同施肥处理块茎中粗蛋白含量为:M+NP>NP>M>CK。
NP化肥配施对促进块茎粗蛋白含量提高的影响作用大于羊厩肥,而羊厩肥与化肥配施效果更为明显。羊厩肥与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不同品种马铃薯的产量和淀粉含量,表现为:M+NP>M>NP>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