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我国电网已形成“强直弱交”格局,交直流混联电网耦合程度和相互影响密切,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具有大容量、大规模等特征。大直流接入下受端电网存在直流故障引发大区互联电力系统潮流转移和交流故障引发电压失稳等问题。针对直流故障后潮流转移冲击弱交流联络线展开特性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提出应对直流故障冲击弱交流联络线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针对交流故障引发直流受端电网电压稳定特性及控制措施展开研究,有效应对馈入直
【机 构】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电网已形成“强直弱交”格局,交直流混联电网耦合程度和相互影响密切,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具有大容量、大规模等特征。大直流接入下受端电网存在直流故障引发大区互联电力系统潮流转移和交流故障引发电压失稳等问题。针对直流故障后潮流转移冲击弱交流联络线展开特性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提出应对直流故障冲击弱交流联络线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针对交流故障引发直流受端电网电压稳定特性及控制措施展开研究,有效应对馈入直流故障及交流故障,保障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直流故障后潮流转移、不同强度冲击下弱交流联络线有功功率呈现不同的轨迹特征,展开冲击特性分析及机理规律研究。基于计及阻抗角的线路有功功率传输特性,分析单峰有功功率受扰轨迹特征与联络线两侧电压相角差、电压幅值的关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随扰动强度增大而出现的双峰一谷、三峰两谷、单峰失稳等有功功率受扰轨迹特征差异的机理过程。
针对大直流馈入受端电网下直流故障冲击弱交流联络线,静态稳定遭受破坏,研究提出应对直流故障冲击弱交流联络线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权衡直流故障冲击后的有功功率需求量与可调制量,基于各直流的调制效果对灵敏度进行排序,制定面向直流调制灵敏度的控制策略,受端电网在直流故障后采取该控制策略能够安全稳定运行。采用PSD-BPA程序,通过时域仿真,以多馈入直流受端电网山东电网为例进行了验证。
针对特高压直流馈入后受端电网交流故障引发电压失稳的问题,分析大直流接入下交流故障引发电压失稳风险并研究其机理过程,采取控制措施维持交流故障后电压稳定。分析直流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影响因素以及交流故障下存在的电压稳定问题,借助典型受端电网研究大直流馈入下交流故障后电压稳定机理,进而采取方式预控、VDCOL参数优化、换相失败预测控制参数优化等控制策略,使受端电网在交流故障下能够维持受端电压不失稳。以山东电网为例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风电装机容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三北”地区风能比较丰富,而负荷中心远在东南沿海省份,造成了负荷和风能的逆向分布,进而形成了风电大规模汇集、通过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通道大容量、远距离传输并消纳的开发模式。当因严重故障导致系统发生暂态功角失稳时,振荡中心往往位于长距离交流送出输电通道,因此,在通道上配置解列装置是阻断严重故障对系统冲击的有效手段。风电接入后,其出力的随机波动、低转动惯量、
随着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检修水平不断发展,二次设备定期检修中存在的“检修不足”和“过度维修”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随着在线监测技术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次设备的检修逐渐由定期检修和事后维修向具有事前预防性质的状态检修过渡。本文通过对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策略开展研究,为现场人员合理安排检修日程提供一定和帮助。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分析了在继电保护状态检修中基础数据的来源及特点;并对可靠性指标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面对传统化石能源资源枯竭、造成环境破坏、全球变暖等问题,大力开发风力、光伏、光热等新能源发电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增加也造成了弃风、弃光率较高的问题,因此为了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有必要在规划阶段将新能源消纳能力作为目标考虑在电源规划中,在规划阶段合理配置各类能源机组容量。本文针对某省实际情况对考虑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电源规划进行研究,研究结果
当前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迅速,各地区电力公司都在加快建设,而智能变电站是其支撑点和关键点,在IEC61850通信规约基础上,大量智能设备的应用,使得智能站继电保护装置在系统结构、元件组成、实现方式上有所变化,给相关运维和检修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在智能变电站“智能化、网络化、标准化、状态化、自动化”等特点的基础上,研究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风险评估体系,有利于提高智能站保护装置的运维
数字相机和数字摄像机甚至手机的普遍使用,使得人们获取影像信息愈加方便,从影像中恢复三维物体模型已成为当前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热点。本文以未标定数码相机对某玉雕旋转摄影获得的序列影像为对象,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像平面的网格重叠检测、融合方法,实现了玉雕表面模型三维重构,具体完成工作主要有: (1)以相邻的三张影像为处理单元,利用其同名像点计算三视张量,从三视张量中分解得到射影变换意义下的相机投影矩
早期自动测试系统(ATS)针对特定任务设计,不支持测试程序可移植性和仪器可互换,造成了测试资源的巨大浪费,使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高昂。根据专用型自动测试系统出现的上述问题,业界提出了面向信号的自动测试系统概念,并制定了相关标准和规范,从系统信息标准化描述及虚拟资源管理等方面实现自动测试系统通用性。 本文在研究面向信号设计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测试资源动态的匹配与调度,为测试程序的可移植和系统的通用性提
喷燃雾化是将燃油喷射到燃烧室使之分散破碎成微小液滴的过程,它是航空发动机最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喷燃部件的雾化特性会直接影响到航空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推力及推重比、工作稳定性和污染排放等重要的性能指标。喷燃部件的喷孔作为燃油喷出前流经的最后一个通道,其结构参数对雾化特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目前尚不明确喷孔结构偏差对雾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导致缺乏对喷孔制造公差设计和加工误差控制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现在各个国家都面临着能源和环境问题,化石能源的枯竭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迫使各国都积极探寻解决办法。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各国现在解决能源问题所选择的途径之一,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各国在新能源发电领域投入了众多的研究力量。在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以海洋能、太阳能、风能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是各国研究的重点对象。这些新能源发电组成为微电网,是未来新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当电动汽车作为负荷并入
近年来,低碳产业和新能源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光伏发展十分迅速,发电规模不断扩大,渗透率逐渐提高。光伏由电力电子逆变器接入电网,不具备常规机组的特性,电网转动惯量和等效规模减小,电网稳定性受到威胁,因此规模化光伏并网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建立了光伏机电暂态模型,采用大扰动激励法对光伏并网系统暂态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并对实际大电网进行仿真验证,主要的研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已成为未来电源的发展趋势,但同时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波动性、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显,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电源规划方案的特性逐渐趋向多样化,为规划方案评价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客观、合理地对多能源电源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方案,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多能源电力系统电源规划方案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