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乙肝肝硬化患者软肝丸组和非软肝丸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流速、脾脏厚度和脾脏长度等临床指标和症状变化,评价软肝丸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和门脉高压症的影响。2通过比较乙肝肝硬化患者单纯用软肝丸组和单纯用鳖甲煎丸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门静脉内径、门静脉流速、脾脏厚度和脾脏长度临床指标变化,比较软肝丸和鳖甲煎丸在治疗乙肝肝硬化方面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64例,根据不同临床治疗措施非随机分层。1根据是否应用软肝丸分为软肝丸组(372例)和非软肝丸组(592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软肝丸组(30例)和非软肝丸组(30例),重点观察倾向性评分以后治疗前、治疗后3月、6月、9月、12月的结果。2根据用药种类不同分为单纯用软肝丸组(71例)和单纯用鳖甲煎丸组(27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月、6月、9月、12月五个节点的评价指标,研究软肝丸和鳖甲煎丸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结果:1软肝丸组和非软肝丸组匹配后结果1.1在血清白蛋白方面:在各个时间节点,两组血清白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P<0.05),而在12个月时,软肝丸组血清白蛋白上升比非软肝丸组更佳(P<0.05)。1.2在胆碱酯酶方面:在治疗6月、9月、12月时,两组胆碱酯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P<0.05),而在12个月时,软肝丸组胆碱酯酶上升水平比非软肝丸组更佳(P<0.05)。1.3在门脉内径方面:在治疗后9个月、12个月时,软肝丸组门脉内径均有减小(P<0.05),而非软肝丸组在治疗12个月时,门脉内径开始减小(P<0.05),而两组门脉内径减小水平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1.4在门脉流速方面:在治疗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软肝丸组门脉流速均升高(P<0.05),而非软肝丸组在治疗12个月时,开始升高(P<0.05);而且在9个月、12个月时,软肝丸组门脉流速提高水平比非软肝丸组更佳(P<0.05)。1.5在脾脏厚度方面:在治疗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软肝丸组脾脏厚度均回缩(P<0.05),而非软肝丸组在治疗9个月、12个月时,有回缩(P<0.05);且在治疗9个月、12个月时,软肝丸组脾脏厚度改善更加明显(P<0.05)。1.6在脾脏长度方面:在治疗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软肝丸组脾脏长度均有回缩(P<0.05),而非软肝丸组在治疗9个月、12个月时,有不同程度的回缩(P<0.05);但两组脾脏长度回缩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1.7在症状体征积分方面:在各个时间节点,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均减少(P<0.05),但在治疗12个月时,与非软肝丸组比较,软肝丸组减少更加明显(P<0.05)。1.8两组症状体征积分疗效分级比较:在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软肝丸组有效率分别为30%、63.33%、73.33%、86.67%,非软肝丸组有效率分别为20%、56.67%、60%、63.33%;在治疗12个月时,两组有效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软肝丸组和单纯鳖甲煎丸组结果2.1在血清白蛋白方面:在各个时间节点,单纯软肝丸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提升(P<0.05),而单纯鳖甲煎丸组在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有上升(P<0.05),但在治疗后12个月时,单纯软肝丸组血清白蛋白提升比单纯鳖甲煎丸组更加明显(P<0.05)。2.2在胆碱酯酶方面:在各个时间节点,两组胆碱酯酶有升高(P<0.05),但在治疗后12个月时,单纯软肝丸组胆碱酯酶提升水平更加明显(P<0.05)。2.3在门脉内径方面:在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两组门脉内径均有减小(P<0.05),但两组门脉内径改善水平无差异(P>0.05)。2.4在门脉流速方面:在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单纯软肝丸组门脉流速均升高(P<0.05),但单纯鳖甲煎丸组在治疗12个月时门脉流速有上升(P<0.05),但两组门脉流速改善水平无差异(P>0.05)。2.5在脾脏厚度方面:在各个时间节点,单纯软肝丸组脾脏厚度均有回缩(P<0.05),而单纯鳖甲煎丸组在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脾脏厚度有回缩(P<0.05),但两组脾脏厚度回缩水平无差异(P>0.05)。2.6在脾脏长度方面:在各个时间节点上,两组脾脏长度均有回缩(P<0.05),而两组脾脏长度回缩程度无差异(P>0.05)。2.7在症状体征积分方面:在各个时间节点上,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均有减少(P<0.05),但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水平无差异(P>0.05)。2.8两组症状体征积分疗效分级比较:在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单纯软肝丸组有效率分别为28.17%、59.15%、69.01%、83.09%,单纯鳖甲煎丸组分别为25.92%、55.56%、66.67%、77.78%;而两组症状体征积分疗效分级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软肝丸能够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提高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水平,减轻门脉内径,提高门脉流速,缩小脾脏。2软肝丸和鳖甲煎丸均能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提高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水平,减轻门脉内径,提高门脉流速,缩小脾脏,但在提升血清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方面,软肝丸作用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