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寄宿制学校初中生课余生活研究——以拉萨市林周中学、曲水中学为例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ly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高海拔、宗教氛围浓厚及少数民族为一体的地区,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为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西藏大部分地区实行寄宿制。近年来,有关寄宿制学校的研究也渐渐成为国内教育界研究的重点。然而对西藏寄宿生的相关研究还十分薄弱,尤其是有关寄宿制学生课余生活方面的研究更加稀少。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发展,“以学生个人为本,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开展教育教学”的教学理念逐步植入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内心,丰富寄宿制学校每个寄宿学生的课余生活并充分施展课余生活对学生成长之路的作用,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及观察法,以西藏自治区寄宿制初中生课余生活为研究对象,着重对西藏拉萨市附近两所学校初中寄宿学制学生的课余生活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了解寄宿制学生关于课余生活的期待,促进西藏寄宿制学校初中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工作者创新管理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本次研究的背景给以介绍同时提出本研究的意义所在。其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有关寄宿制课余生活方面的国内外资料进行收集归类,对研究的主题进行相关概念界定,进而开展相关归类与整理最后形成文献综述。再次介绍本研究的理论依据、视角及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部分首先介绍本次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再次通过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及观察法对西藏自治区寄宿制学校初中生、教育部门工作者分别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发放的学生问卷回收并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访谈记录进行分析并梳理,了解西藏寄宿制学校初中生课余生活的现状。最后,用数据、图表及图形文字来说明西藏寄宿制学校初中生课余生活中存在的课余生活时间利用不合理、课余活动频率低、内容单调、各种设施利用率不高、课余生活缺少专业教师一系列问题。  第三部分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的维度深入分析了制约西藏自治区寄宿制学校初中生课余生活开展的因素,同时将制约因素从国家政府、家校及师生层面进行阐述。  第四部分针对西藏寄宿制中学生的课余生活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国家和政府要继续制定和完善学生课余生活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地方政府角色、加强监管;学校要始终如一的坚持国家倡导的正确办学方针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加强、要结合本地特色和学校特点恰当的安排学生独特且富有内涵的课余生活等;家庭要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意识到课余生活对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最后需要西藏寄宿制学校初中生要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意识。
其他文献
教师言语评价行为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我概念”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教师能否准确地使用评价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行为给予适时、恰当
健美操一直以来都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健美操运动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健美操已经成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健美操教学应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借鉴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某县城一所幼儿园存在的“看电视”现象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分析。   调查发现,“看电视”这一现象在该幼儿园已经存在十四年了。现
期刊
张田若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集中识字学派的集大成者。他是目前唯一一位从建国初到“新课程改革”一直坚持编写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学者。他在小学语文识字、阅读、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7、9、11、13、15岁五个年龄组儿童在学业、社会、运气三种情境下,同时具备自己和同伴的表现信息时,向同伴的自我表露的行为选择的年龄发展特点及其对表露的
学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影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直接因素就是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其核心就是科技竞争。因此,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出现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