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到信息社会时期。在这个时期,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全球化、市场需求多样化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环境对企业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生产自动化水平程度明显提高,高新技术成果广泛采用,企业在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的竞争空前激烈,产品的经济周期呈下降趋势,消费者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创造并保持成本领先优势,已成为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谁能够更快地吸收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并运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实践中,谁就会获得竞争的主动权,赢得市场。在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变化的同时,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这些重大变化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企业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以日本为代表的成本企画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作业成本管理模式是在新经济的冲击下产生的两种先进成本管理模式,其中成本企画着眼于成本发生的源泉,立足于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进行成本管理,而作业成本管理是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仍较侧重于对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虽然成本企画和作业成本管理两者有着不同的渊源,但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质,可以相互借鉴补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故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通过评价他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融合分析,探讨了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并结合案例对其实际运用加以说明。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成本企画及评价。成本企画曾被美国人称为“锋利的日本秘密武器”,它帮助日本公司削减成本以低价与西方企业竞争,用新产品击败了竞争对手。获此殊荣的成本企画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笔者在本章介绍了成本企画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基本原理和程序,并对成本企画的优点和缺陷进入了比较深入分析评价。第二章作业成本管理及评价。作业成本管理最早运用于美国,是以生产的电脑化、自动化为基础,同适时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紧密结合的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其突出的贡献是把成本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层次。在本章中,笔者阐述了作业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技术背景,然后介绍了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程序,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了作业成本管理的优点和缺陷,为后面章节对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的融合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的融合分析。成本企画和作业成本管理虽然有各自的渊源和缺陷,但两者也存在着一些共性。本章在上面两章的基础上,对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的融合进行了分析。首先,笔者分析了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两者的共性,这是两种成本管理方法融合的基础;其次,笔者对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只有可行才具备继续研究下去的意义;最后,笔者还分析了成本企画对作业成本管理的优化作用以及作业成本管理对成本企画对所能起到的优化作用,两者之间的相互优化使得本文的研究更具有意义。第四章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的融合模式设计和实施。这一章是全文的重点章。笔者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设计了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并对其实施步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首先,笔者在上述章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图表的形式根据实施步骤设计了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然后,笔者按照其实施步骤展开具体介绍和说明。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是在吸引两者先进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其具体设计过程,笔者认真考虑怎么融合才能更好发挥各自优势的问题,最后设计出来的融合模式强化了成本企画的源流管理和事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作业成本管理侧重于事中和事后管理而对事前管理有所忽略的缺陷。同时,该模式将作业成本管理中的作业思想引入到成本企画中,在产品设计开发中就要考虑对企业作业链的分析,并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各个作业中心甚至作业上,以弥补成本企画采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估算成本而无法提供准确成本信息甚至导致错误决策的缺陷。通过两者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设计出来的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能较好的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五章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在XA农机厂的案例研究。本章是将上一章中设计出的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具体运用于XA农机厂,通过案例的形式按照模式的步骤介绍了其在XA农机厂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最后取得的实施效果。第六章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的融合研究对我国成本管理的启示。理论都来自于实践而又推动实践的发展。笔者认为: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要注重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并结合企业实际为我所用,此外,企业的成本基础管理工作也不容忽视。本文力图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吸收成本企画和作业成本管理中先进成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进而展开研究,本文的贡献如下:1、在研究内容上,本文选择了对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进融合研究。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有各自的历史渊源和优缺点,笔者通过对两者的分析发现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弥补对方的缺陷,因此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力图用该种成本管理模式来使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笔者还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在企业的运用。2、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努力做到理论与方法相统一,理论论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本文在设计出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之后也辅以具体的案例分析。另外,本文还尽可能地运用流程图、示意图、例表等加以辅助说明,以保证理论和方法应用的规范性和可理解性。3、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对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企业不多,实施成本企画的企业更少,怎样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这些先进的管理模式为我所用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论题。而本文是在吸收了两者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成本企画与作业成本管理融合模式,这一模式即包含了源流管理的思想也包含了深入作业层面寻求成本动因的思想。笔者希望这一模式对在高风险经营环境下的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当然,本文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成本企画是工程学和会计学的结合,其中工程学的技术性很强,而笔者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在研究过程中对工程学方面几乎没有涉及,主要是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展开本文的研究。此外,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笔者重在说明其运用,简化了数据处理,并对成本企画中技术性较强的成本挤压过程进行了省略。这些缺陷都需要笔者在进一步研究中加以解决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