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小流域水源地生态修复经济途径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5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众多大江大河生态环境从水源地开始就已经遭受破坏。为了保障大江大河环境健康,小流域水源地环境健康不容忽视,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势在必行。但是生态修复技术工作具有局限性,不能实现生态修复包括社会公平在内的许多重要目标。因此,从社会科学研究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背景之下,本文跳出生态学领域,从经济学视角研究生态修复问题,重新分析生态修复的基本问题和实现途径,以期为其他生态修复实践提供借鉴。本文前二章分别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第三章界定了小流域、水源地以及生态修复的概念,论述了生态修复的特征和途径。第四章分析了生态修复经济途径必要性。第五章阐述了生态修复经济途径的内涵、特征和方法。第六章以地处四川甘肃交界处的乔庄河水源地为例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生态修复是整体上的修复,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可持续性,技术途径具有局限性,因此需要经济途径解决生态修复中的众多问题,实现生态修复目标。
其他文献
<正> 联合国大会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九日第260 A(Ⅲ)号决议批准并提请各国签字及批准或加入生效:按照第十三条的规定,于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二日生效。缔约国,鉴于联合国大会在其
<正>迄今为止,日本提出“日元国际化”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日元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国际性货币,依旧作为美元的“附庸”而存在。导致“日元国际化”进程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
亲子鉴定的方法从远古的“滴血认亲”已发展到今日的分子生物学检验,自从DNA指纹技术问世及PCR方法建立以来,遗传标记DNA开始被用于亲子鉴定,准确率几近100%。由于DNA技术科学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工业活动的逐渐加剧,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及海平面升高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
良种补贴项目是党和政府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对于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针
我们知道,对于化工设备而言,有效合理的对其进行润滑管理以及保养能够适当地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进而对于其产品质量的保障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都有着较为有力的保障,综合所述,
为了研究粗颗粒在深海采矿管道系统中的滑移速度,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法对粒径为10 mm,30 mm,50 mm的锰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和模拟结核颗粒在垂直提升管道中的滑移速度
<正> 一、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确立公共财政的发展职能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财政促进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
“汽车破碎残余物”的概念产生于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的实际运行流程。在报废汽车处理工艺路线中,首先拆除轮胎、油箱、气囊及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然后将车身压缩、粉碎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