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从重庆华岩寺的概况开始,对它进行一个地毯式的考查。详细从五个方面对它进行介绍。首先是从华岩寺的历史,讲它的历史传说、史藉记载、宗教背景以及自然环境,第二,讲它的沿革,从历史资料方面以及客观事实为准绳进行阐述。第三,讲它的历代法师,对做出贡献的圣可和尚、觉初和尚和心月和尚进行介绍。第四,讲它的建筑,它的建筑有几处是明清时修建的,对其基本布局、结构进行描述,对近年来修建的进行简单描述。最后,讲它的文物,寺庙内的文物丰富,有大量的匾额,名人字画,雕刻塑像。作者只能从看到、听到的进行简单描述。如贝叶经、玉佛这些珍贵宝物是没有办法亲眼看到,只能通过资料和新闻材料而来。作者就对重庆华岩寺进行基本调查之后,就对其调查后的结果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首先是它的价值探讨,总结了七个方面,一是寺庙佛道神的融合特色,充分说明佛教吸纳中国的道教神仙,给我们看到了佛教进入中国后为扩大信众并融入中国传统社会所做出的改变。二是寺庙斋堂的饮食文化特色,由于佛教中教义和戒律的规定,注定对素食进行研究和探讨,因此做出了许多可口美食,如以前就出名的麻油素面,如今由名厨用素菜精心做成的“回锅肉、烧白”等特色川菜更是独具匠心。三是塔苑祭祖特色,刚修不久的七佛塔苑,是存放亲人骨灰盒的地方,这和以前存放骨灰的习俗有所改变,而存放骨灰的人并不是所有都是信徒,在佛教中塔就是墓,存放法师们的骨灰、舍利子的地方。而今不光是这样还可以存放其它的人,因此引发了祖先祭拜与佛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说,佛教进入中国后在一系列的变化中又迈了一步。四是寺庙游园特色,本来寺庙是修士清修之地,怎么奈何把热闹的旅游业结合在一起了呢,这是华岩寺的本身不光是寺庙,还是一个风景区,它属于华岩风景区的一个部分,不仅是这样,还和现在的寺庙自主经营,自谋生路有关。五是庙园合一特色,华岩寺它不仅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而且和山水结合起来,给佛教清修之地带来了处处生机与活力。到此旅游的人们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气息。六是佛事活跃特色,禅宗处世修行的行为成就了了今天丰富的僧侣活动。其次,华岩寺的建筑特色。其实在中国大的寺庙中的布局、结构都几乎相同。先是都山门殿,过了就是天王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旁有几个配殿等。这些建筑的形制都是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样式修建的。华岩寺也是这样,典型的歇山、悬山屋顶,反翘的屋脊,屋脊上的动物、人物等装饰。华岩寺有所不同的是除了以上这些外还有华岩洞,这是由于重庆的地理特点依山建造而成的。最后,是对华岩寺的保护及思考。华岩寺的明清建筑都是木质的,在中国的历史上能够保留下来的木结构的房屋本来就很少;几处石牌坊也都风化相当严重,寺内经书也破旧不堪,这些文物都是需要我们要保护,至于怎么保护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我认为现在积极的对经书进行修补的措施是事在必行的。古建筑的修补也运用了现代科技技术,但对其它文物的保护还没有看见寺庙有大动作。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应展现文物所存在的年代感,如果修缮得跟新的一样,这个价值又从何说起呢,倒不如重新修建一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