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地区SMA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最佳沥青用量确定方法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对SMA混合料研究的基础上和本人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有关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的重新思考基础上,重点对失陷性黄土地区SMA混合料的沥青和改性沥青、沥青胶浆、集料各种密度、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最佳沥青用量(OAC)确定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洞彻了现行SMA混合料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基于西部地区沥青路面低温抗裂技术的矿料级配、路用性能和OAC确定方法的新思路,同时对大、小马歇尔和旋转压实试件的体积参数和OAC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试验研究,总结出三者成型方式所确定OAC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基于低温抗裂性能的OAC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三种成型方式在确定OAC时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试验过程中产生的试验误差的原因,由此得出了最佳成型方式,找出了三者成型方式的内在联系,为我国SMA混合料设计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设计参数。 笔者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基础上,首次对SMA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科学地定量了VMA的计算公式,创新性地提出基于VMA的初始沥青用量计算公式。 现代沥青路面施工中,常因使用酸性石料或因使用矿粉不足而采用水泥或石灰作为填料。对此,本文给予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分析,从沥青胶浆中填料内部组成到变换水泥和矿粉用量的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给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并首次证实了针对不同沥青种类应使用不同水泥含量的重要结论。 鉴于目前在确定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Gmm)合理性时存在争议,对此笔者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试验研究,率先对Gmm提出了三个判断标准,并对三种试验方法测试的Gmm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最终提出了确定Gmm的合理建议。 鉴于压实混合料空隙率(Vs)在混合料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重要性,本文撇开其它因素,仅在此对基于空隙率理论公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从压实混合料老化前后的表观相对密度(ra)和毛体积相对密度(rf)到松散混合料老化前后的Gmm的基础性试验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分析和论证,得到了各因素对空隙率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使用SMA混合料表观相对密度作为空隙率计算的合理建议和总结出压实混合料老化前后和松散混合料老化前后的对应密度状态一致性的重要结论。 本文在重新审视现行规范对SMA混合料粗集料骨架(VCAmix)形成的判据和我国SMA沥青路面的现状,同时结合笔者在施工中遇到的最大干密度随含水量变化而呈现凸型曲线的特性,首次提出了基于力学性能的VCAmix评价方法,由此得出了通过动稳定度来评价粗集料骨架形成的重要结论。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教材编写中的趣味性这一热点问题:一,与语言教材有关的趣味性可分为过程趣味性和产品趣味性两类,在语言教学中,这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二,课文趣味性本质
该文从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与提高粮食单产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增产潜力的11个主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粮食单产依然是今后几年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粮食播
利用MODIS和CALIP SOlevel2气溶胶产品,通过统计分析多个气溶胶光学参数(光学厚度、消光系数、色比和退偏振比)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得出2007~2016年华东地区(27°N~37&#1
从美军反导指挥体制全局入手,对其机构设置、职责权力划分和组织体系现状进行了分层梳理,重点介绍了夏延山复合体内部各指挥中心的职责,并研究了其内在的组织体系。
本文以谐波治理项目为例,着重介绍了谐波的危害、用户谐波状况及谐波可能的影响,谐波治理设备设计原理及所采用的主要部件,治理前后的效果对比,谐波治理的意义和产生的经济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担着四川省及成都市公共卫生事件及灾难事故的救援与急救工作。近年来,随着该院急诊学科的发展和急诊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原有医疗业务空间已不能满足使用需
<正>项目资金管理是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既有利于土地整治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可保障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防止在土地整治项目中产生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HUA)降低血UA水平治疗能否改善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将60例无症状HUA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低嘌呤饮食并口服别嘌醇治疗,对照组
选用合适的溶剂和聚氨酯PU树脂,以涤纶长丝、全棉、涤棉混纺织物作基布,利用转移涂层法,制备了聚氨酯PU转移涂层防水透湿合成革。通过对样品的防水、透湿性能测试、分析,探讨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存在卫生资源布局和利用不合理、缺乏分工协作、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分级医疗是优化与重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通过梳理分级医疗的基本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