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研究背景】肝细胞性肝癌(HCC)是由表观遗传和/或基因突变的肝细胞恶性增殖引起的,其特点是转移率高和术后复发率高。有研究发现在肝细胞肝癌中间充质-上皮转化(c-Met)受体的表达异常增高,并且肝细胞生长因子(HGF)/c-Met轴异常活化与肝细胞性肝癌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针对HGF/c-Met信号通路的有效治疗药物正在研发中。例如Rilotumumab,它是一种选择性靶向HGF的单克隆抗体,还有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TKI)Cabozantinib等。但是这些药物在临床实验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也存在很多副作用。因此,开发新的靶向药物和合理的联合治疗策略是随时保持有效治疗的必要条件。目前越来越多的药物研究开始转向靶向分子肽,因为靶向肽是一种具有分子量低、序列特异性强、和组织穿透能力强等特点的生物分子,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药物。我们实验室前期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对T7cDNA基因文库和环7噬菌体肽库进行了筛选,希望能筛选出与c-Met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天然肽段。经过4轮筛选后,我们发现环7肽库的M13噬菌体得到了明显的富集,因此我们对M13噬菌体所表达的序列进行了测序,并合成了小分子肽段,为其命名为C7肽段。C7肽段是否真的会与c-Met特异性结合阻断HGF/c-Met信号通路来发挥抑癌的作用?为了验证这个假说,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生物学行为实验来验证其表型,并且通过Western blot来验证其可能存在的机制,同时设计了体内实验证明C7肽段的抑癌作用,为HCC的发病机制及下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实验研究方法】1.用HepG2细胞系探索C7肽段、HGF、EGF的合适用药浓度。2.用细胞离散实验检测C7肽段对HGF、EGF介导肝癌细胞系的离散作用。3.用MTT实验检测C7,HGF和EGF对肝癌细胞系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4.用划痕实验和迁移实验检测C7肽段对HGF、EGF介导肝癌细胞系的迁移作用。5.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C7肽段对HGF、EGF介导肝癌细胞系的侵袭作用。6.用western blot检测C7肽段对HGF、EGF介导的Met、Akt、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7.用裸鼠肝原位移植瘤实验检测C7肽段对HCCLM3细胞系在体内转移的影响。8.用H&E实验检测C7肽段组与PBS对照组裸鼠肺转移结节的大小和数量。9.用IHC实验检测C7肽段对肝原位肿瘤Met,p-Met,Erk、p-erk蛋白表达影响。【实验研究结果】1.C7肽段的合适浓度为100mg/ml,HGF的合适浓度为20 ng/ml,EGF的合适浓度为10 ng/ml。2.C7肽段能抑制HGF介导的细胞离散,但是不能抑制EGF介导的细胞离散。3.HGF不能促进肝癌细胞系增殖,C7肽段能抑制HGF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4.C7肽段能抑制HGF介导的细胞迁移,但是不能抑制EGF介导的细胞迁移。5.C7肽段能抑制HGF介导的细胞侵袭,但是不能抑制EGF介导的细胞侵袭。6.HGF能刺激c-Met受体磷酸化,而EGF不能使c-Met受体发生磷酸化。但是C7肽段能够抑制HGF介导的c-Met受体磷酸化。HGF和EGF都能使下游蛋白Akt和Erk发生磷酸化,而C7肽段只能降低由HGF介导的Akt和Erk磷酸化水平。7.裸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C7肽段组肺组织表面转移结节要明显低于PBS对照组。8.C7肽段组肺组织H&E切片上的肿瘤结节数和大小均低于PBS对照组。9.C7肽段组肝肿瘤IHC染色p-Met,p-Erk的表达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结论】C7肽段通过靶向HGF/c-Met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性肝癌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