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通常孔径小,易导致细胞生长受限,不利于营养物质传输和废弃物排泄,从而影响其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因此,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大孔径纳米纤维膜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设计开发了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成功制备了大孔径纳米纤维膜,并研究了不同纺丝参数对大孔径纳米纤维膜形貌和孔径的影响,探讨了其制备机理,为可控制备大孔径纳米纤维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设计开发了使用铜网作为接收装置且具有吹风装置的改进静电纺丝装置,对其纺丝过程中的带电射流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纺丝参数间的理论关系方程式,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此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通过调节纺丝参数可以成功地制备大孔径纳米纤维膜。(2)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成功制备了大孔径的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研究了静电纺丝参数,如铜网网格尺寸、风速、外加电压、纺丝流量和纺丝距离,对PVA纳米纤维膜孔径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验证,确定了制备大孔径纳米纤维的最佳纺丝工艺参数。发现:当铜网网格尺寸为4mm×4mm,风速为5m/s,外加电压为12kV,流量为1.0mL/h,纺丝距离为18cm时,获得的纳米纤维膜形貌较好、孔径较大。(3)选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聚己内酯(PCL)和聚乙二醇(PEG)为纺丝材料,利用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成功制备了 PCL/PEG大孔径复合纳米纤维膜,并通过对纳米纤维膜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探究了 PEG分子量、PCL和PEG的配比及混合溶质PCL/PEG浓度对纳米纤维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G分子量为2000,PCL:PEG为80:20,PCL/PEG浓度为25%时,获得的纳米纤维膜质量最好。(4)分别在传统静电纺PCL/PEG纳米纤维膜和改进静电纺PCL/PEG大孔径纳米纤维膜上进行了细胞培养,并通过SEM表征了细胞在纳米纤维膜上生长的表面形貌,通过MTT测试和激光共聚焦测试分析研究了细胞在纳米纤维膜上的黏附和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大孔径PCL/PEG纳米纤维膜更利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更适合应用于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