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作为一种重要的、活的、特殊的商品,在以农业为基础、玉米为重要粮食作物的中国,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种子活力是种子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在玉米种用价值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其高低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及质量。过去,育种家往往根据玉米田间表现和子粒品质优劣选育品种,不重视与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发芽力的选择,常出现一些产量和品质表现优良的品种,常因种子活力差造成缺苗断垄而减产,影响这些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因此,研究种子活力的遗传规律,对玉米品种的改良和增产增收,特别是单粒精量播种广泛应用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低活力玉米自交系12-156与高活力玉米自交系PH4CV为基础材料,杂交并通过玉米DH技术构建175份DH系,以SNP分子标记技术,在标准(常温)发芽和低温发芽条件下,定位发芽势与发芽率QTL位点。本试验主要获得的成果如下:1.标准发芽条件下,自交系12-156在10项种子活力性状的表现均低于自交系PH4CV的表型表现;低温发芽条件下,自交系12-156苗鲜重高于PH4CV,其余9项指标自交系PH4CV高于自交系12-156。所育成的DH系,在标准发芽条件下,10项种子活力性状指标均值均介于父母本之间;低温发芽条件下苗干重、苗鲜重、苗长和发芽势等4项种子活力性状指标的均值均超过双亲,表现为超亲本现象。2.利用56K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分析,筛选后保留5077个SNP的玉米遗传连锁图,覆盖玉米10条染色体,图谱总长度1366.98cM,标记平均距离0.27cM。3.标准发芽条件下,对发芽势QTL定位,共检测到4个QTL,分布在第1、6和7染色体上,检测到的主效QTL为2个(qsgp2和qsgp1),1个(qsgp3),1个(qsgp4);所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17.25%和16.04%、8.65%和10.86%。低温胁迫条件下,对DH群体的发芽势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1个QTL(qltgp1),位于第10染色体上,所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67%。4.标准发芽条件下对发芽率QTL定位,未检测到QTL;低温胁迫条件下对发芽率QTL定位,共检测到1个QTL(qltgr1),位于第6染色体上,所解释的表型变异为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