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假诉讼罪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以来是个“人情社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争端,出现利益冲突时,碍于面子问题,宁愿吃亏,也不愿意去打官司。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遇到问题时更愿意相信法律,不在害怕对簿公堂。在提起诉讼这种问题解决方式给人们带来更多公平和正义的同时,一部分人竟然学会了钻法律的空子,用捏造事实,伪造证据的方式提起诉讼,来骗取法院对其有利的判决,使法院成为其获得不法利益的竞技场,这种虚假诉讼行为不仅严重的挑战了司法的权威,浪费了大量司法资源,破坏了法的秩序价值,也严重侵害了他人的合法利益,且这几年虚假诉讼现象呈愈演愈烈之势,法律界各位学者纷纷呼吁要加强立法,严厉打击虚假诉讼行为,遏制这种恶性局面,在这种背景下,2015年新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在第三百零七条增加了虚假诉讼罪。但是虚假诉讼罪作为一个“新生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只有我们深入研究,才能让虚假诉讼罪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被适用。笔者主要通过以下五个部分,对虚假诉讼罪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是对虚假诉讼罪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论述,虚假诉讼罪在未入刑之前,我国学界的观点主要有诈骗罪说、其他罪名说、独立罪名说,笔者认为,诈骗行为不能与虚假诉讼行为完全等同,虚假诉讼行为以其他罪名认定也存在一些瑕疵,所以将虚假诉讼行为独立设置一个新的罪名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国外关于虚假诉讼行为的定性主要分为德国、日本模式,西班牙模式和新加坡、意大利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立论依据。第二章是对虚假诉讼罪构成要件的论述,笔者紧靠法条的规定,对虚假诉讼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进行一一分析。虚假诉讼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包括司法机关的正常司法秩序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在客观方面中,对“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该如何理解,是本章节的重点,笔者认为,行为人只有在提起民事诉讼过程中才有可能构成本罪,单纯的隐瞒真相不能成为入罪的标准,虚假诉讼行为方式应当仅限于积极捏造事实,伪造证据提起民事诉讼的情形。在主体方面,原被告双方都可成为犯罪的实行者,另外根据第二款和第四款的规定,单位和司法工作人员都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关于主观方面,笔者认为虚假诉讼行为人的主观上应该是故意,不可能是过失,且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为本罪的犯罪必备要件。第三章,笔者通过分析虚假诉讼罪与诈骗罪、伪证罪,妨害诉讼罪在犯罪构成要件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准确划清虚假诉讼罪与这些相似罪名的界限,便于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准确的适用虚假诉讼罪,使这一新增罪名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第四章是对虚假诉讼罪的罪数形态的分析,这部分的内容也是本文的创新点,笔者主要对虚假诉讼罪在司法实务中会涉及的想象竞合犯、法条竞合犯,牵连犯的情形及如何定罪处罚进行分析,希望对以后虚假诉讼罪的司法适用提供一点浅薄的建议。第五章是对虚假诉讼罪的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不同于其他学者认为虚假诉讼罪是行为犯的观点,笔者认为虚假诉讼罪是结果犯,通过将犯罪预备、中止、未遂与既遂的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的虚假诉讼行为相结合,来认定虚假诉讼罪的停止形态问题,希望该新增罪名在实务过程中更好的被适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我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
本文就焊接过程中的不连续、裂纹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就冷裂纹进行了探讨,对其产生机理和原因进行了阐述,并主要针对冷裂纹中的氢致裂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产生的原
<正>有些日子是值得回忆的。30年前的1986年12月9日,我作为石家庄文联主办的刊物《太行文学》的主编,陪同铁凝和她的父亲铁扬到赵县去,听铁凝作了一次精彩的文学讲座。这是一
目的探讨胃肠快速康复治疗对腹部中大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腹部中大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n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
综述了非金属矿物填料表面改性技术的方法、工艺设备、改性剂及其作用机理,并详细介绍了主要非金属矿物填料的表面改性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