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科学观察行为的研究——基于非集体教学活动的情境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zha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观察对幼儿的科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通过质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非集体教学活动中大班幼儿科学观察行为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大班幼儿科学观察的特点。从科学观察的内容来看:多维度观察事物,更加侧重于观察对象的外部特征;喜欢推测事物的来源与形成,并尝试做出解释;已有经验参与观察,在观察中建构自己的“理论”。从科学观察的方法来看:多感官与周围世界互动,以视觉感官为主;在“把弄”事物的过程中观察、了解事物;自发地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闪烁着科学求证的精神。从科学观察的表征来看:以语言表征为主,偶也会出现非语言表征;在交流与对话中观察事物,与他人分享观察的结果;在观察的过程中,富有情感地与观察对象展开“对话”或自言自语。从科学观察的品质来看:在好奇心方面,虽然更多的来源于天性,但外界刺激也很重要;在目的性方面,幼儿观察的目的是在过程中不断调整或生成的;在专注性与坚持性方面,个体间差异性较大,多与幼儿的个性、学习习惯等有关;在准确性方面,所获得的观察结果还比较的笼统、片面、单一,不够精确。其次,本研究对大班幼儿科学观察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观察对象、幼儿自身、同伴、教师以及由此构成的综合情境因素对幼儿科学观察行为的影响较为突出。具体来看:观察对象新颖、独特、可变化,较为丰富且有差异性,更容易引发和维持幼儿的科学观察行为;幼儿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对其科学观察的发生和过程影响较大;同伴和教师对幼儿科学观察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由这些因素构成的综合情境对幼儿科学观察行为起着综合的影响和作用。最后,研究者对本研究进行了反思。  
其他文献
自1960年Becker 开始研究组织承诺以来,组织承诺就成为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组织承诺研究的深入,其中的主管承诺渐渐吸引了受到华人学者的目光。另一方面,技术研发
【摘要】独特的自然环境构成巴渝民俗生活,滋生重庆民间剪纸艺术。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载体、民俗生活的反映、思想情感的表达三个层面探讨重庆民间剪纸的地域文化属性,凸显重庆民间剪纸的地域文化特色。  【关键词】重庆剪纸;地域文化;民俗生活  民间剪纸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文化艺术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剪纸源于民俗生活,在民俗活动中广为流传,在千年的发展传承中,有着深厚的历史积
21世纪将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与自然科学的教育培养一样,都是构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