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化疗在蒽环类或(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经蒽环类或(和)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病例72例,全部接受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化疗,21天为一个化疗周期。雷替曲塞3mg/m2,静脉滴注,dl;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dl、8;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d1。每周期化疗后评估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评估化疗疗效。主要研究目标: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次要研究目标: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OS)和安全性。采用比率和百分比对患者的基线特征、疗效进行描述;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对ORR、DCR进行单因素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用Log-rank法分析年龄、月经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分子分型、HER-2阳性患者是否联合赫赛汀等因素对PFS的影响。结果:1、所有患者均接受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化疗,其中,完全缓解1例(1.4%),部分缓解25例(34.7%),疾病稳定25例(34.7%),疾病进展 21 例(29.2%),ORR 为 36.1%,DCR 为 70.8%。mPFS 为 4.1 个月(95%CI,3.5~4.7个月),mOS 为 16.3 个月(95%CI,11.2~21.3个月)。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月经状态、ECOG评分、分子分型、HER-2阳性患者是否联合赫赛汀、转移部位数目及化疗线数等因素与ORR、DCR及mPFS之间无相关性(P>0.05)。3、接受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化疗使疾病得到控制的患者,继续给予维持治疗的患者与非维持治疗的患者相比,mPFS明显延长,二者的mPFS分别为10.5个月、4.7个月,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化疗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77.7%)、转氨酶升高(73.6%)、白细胞减少(55.6%)、中性粒细胞减少(41.6%)、呕吐(9.8%)等,均以Ⅰ/Ⅱ级为主,Ⅲ/Ⅳ级较少。5、雷替曲塞联合长春瑞滨化疗的ORR为38.3%、DCR为72.3%,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为贫血(89.4%)、转氨酶升高(76.6%)、白细胞减少(61.7%)、中性粒细胞减少(48.9%),均以Ⅰ/Ⅱ级为主,Ⅲ/Ⅳ级较少。结论:1、对蒽环或(和)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后晚期乳腺癌患者,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2、以雷替曲塞为基础的化疗后疾病得到控制的患者,继续维持治疗可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时间。3、雷替曲塞联合长春瑞滨化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大部分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是晚期乳腺癌患者可选的化疗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