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物送达时间可靠性评价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e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货物发送和旅客运输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人民对运输时效性,特别是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铁路在这方面的不适应性逐步凸显,如何将既有可靠性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铁路中,如何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来度量铁路货物送达时间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可靠性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可靠性定义、指标体系以及典型的可靠性评价模型,提出了铁路货物送达时间可靠性的定义。随后重点对货物在技术站作业停留时间可靠性和区段运行时间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站作业停留时间可靠性模型和区段运行时间可靠性模型进行汇总,得到最终的结果。文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铁路货物送达过程进行分析,界定了铁路货物送达时间,阐述了铁路货物送达时间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铁路货物送达时间影响因素作用规律。(2)概述了可靠性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可靠性定义、指标体系以及典型的可靠性模型,提出了铁路货物送达时间可靠性的定义,并对铁路货物送达时间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对构成货物送达时间可靠性的技术站作业停留时间和区段运行时间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曲线拟合和SPSS中的K-S检验得到技术站作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同时利用SPSS中的K-means聚类分析法确定技术站作业停留时间阈值,建立技术站作业停留时间模型;在区段运行时间中,假定区段运行时间服从β分布,通过z2拟合检验验证分布函数的正确性,选取区段标准运行时间作为运行时间可靠性阂值,建立区段运行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最后,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将区段运行时间可靠性和技术站作业停留时间可靠性进行汇总处理,得到最终的结果。(4)结合具体数据,利用综合加权评价模型对铁路货物送达时间可靠性进行探讨,并对最终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货物送达时间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为适应我国铁路更高的安全、快速和服务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铁路部门提出了发展适于我国国情的CTCS(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系统的策略。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使得CTCS2级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固溶体半导体CdSSe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吸收性能。首先用溶剂热的方法,使用二氯化镉(CdCl·2.5HO)、硫粉(S)、硒粉(Se)为原料,用乙二胺作溶剂,在180℃的温和条件下
准一维纳米材料在场发射器件上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分别采用了溶液反应法和热氧化法制备出CuO纳米材料,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出来的氧化铜纳米材料的
随着激光技术和微细加工技术的发展,微光学元件特别是衍射微透镜在现代通讯、军事应用、空间技术、超精加工、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及娱乐消费等众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与微光学领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是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应用较多的轨道结构型式之一,其纵向多层的连续结构使得其纵向相互作用受力体系较为复杂。台后纵向传力端刺体系作为台后轨道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