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特点、影响因素及行为干预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ut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眠是早期发展中大脑的基本活动,对儿童体格生长、机体免疫、能量恢复、记忆巩固,以及情绪和认知功能等都至关重要。睡眠问题(包括睡眠不规律和睡眠不足)不仅对儿童身心健康及家庭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大幅增加健康保健负担。儿童睡眠问题十分普遍,被视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转化医学理念的提出以及睡眠心理学的确立,儿童睡眠已成为多学科、交叉学科、跨文化和国际合作研究的新热点。我国儿童较西方同辈睡眠问题更为突出,势必损害其健康成长和我国未来国民素质。学龄前期是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但也是很多睡眠问题开始出现和多发的阶段。因而,我国学龄前儿童的睡眠问题尤为值得关注。本研究是在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下完成的课题成果之一,主要包括三部分。研究一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 CSHQ)与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SDQ)对我国10所城市1,632名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从宏观层面探索我国学龄前儿童睡床方式、睡眠模式和睡眠问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着重考察睡眠问题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二选取上海市18名对学龄前儿童睡眠存在担心和困扰的家长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质性编码分析,从微观层面揭示由家长反映的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的类型和表现,并了解家长对儿童睡眠的满意度与管理儿童睡眠方面的压力和困扰。研究三从转化医学理念出发,采用非同时多基线被试间设计的个案研究,初步评估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一发现:我国学龄前儿童合睡的发生率为88.6%,其中同床睡的发生率高达72.3%。尽管不同年龄儿童合睡的发生率均超过75%,但年龄大的儿童显著较低。男性、低龄、独生子女、家庭收入低、大家庭、溺爱型教养方式和教育态度分歧大的儿童合睡发生风险显著较高。我国学龄前儿童每日平均就寝时间为21:39(SD=0:42),晨醒时间为7:38(SD=0:42),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为9:34(SD=0:44),日间睡眠持续时间为1:32(SD=0:44),日总睡眠持续时间为11:09(SD=1:00),而夜间睡眠不足(<10 h)和日总睡眠不足(<11 h)的发生率分别为62.6%和39.9%。睡眠模式和睡眠不足的一些方面存在显著的民族和年龄差异。少数民族、高龄、大家庭和睡前三小时内学习时间短的儿童每日日总睡眠不足的发生风险显著较高。独生子女、父亲受教育程度高和家庭年收入低的儿童每日夜间睡眠不足的发生风险显著较高。平时和周末睡眠模式、睡眠不足及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我国学龄前儿童总体睡眠问题较为严重,CSHQ总分平均为49.32(SD=7.04),高于临床临界参考值41分。就寝阻抗、睡眠焦虑和睡眠障碍性呼吸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童较严重;异态睡眠、睡眠障碍性呼吸和总睡眠问题的民族差异显著,少数民族儿童较严重;睡眠焦虑差异的性别与民族交互作用显著,汉族男童睡眠焦虑比少数民族男童更严重,而女童睡眠焦虑的民族差异不显著。总体睡眠问题和各类睡眠问题(除入睡延迟和日间困倦外)的年龄差异均显著。总体睡眠问题(CSHQ总分>41)相当普遍,发生率为88.6%,以睡前阻抗(59.9%)、睡眠焦虑(49.4%)和日间困倦(21.4%)最为常见,且在一些具体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上存在显著的性别、民族和年龄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高、非严厉性教养方式、教育态度分歧大、合睡和睡前三小时内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长的儿童总体睡眠问题的发生风险显著较高。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和情绪行为问题各方面多呈显著相关,即情绪行为问题越严重,亲社会行为水平越低,则睡眠问题越严重。在控制多项因素的影响后,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和亲社会行为对总体睡眠问题预测作用显著。研究二发现:临床上家长反映的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主要归为四类,即就寝问题、睡中问题、日间困倦和睡醒失律:其潜在影响因素主要归为四类,即睡眠卫生因素、生理因素、心理行为因素和家庭因素。家长对儿童睡眠满意度中等偏上,在管理儿童睡眠方面存在中等偏下程度的压力和困扰。研究三发现:与基线期相比,干预期儿童睡眠模式更规律,睡眠潜伏期更短,夜醒更少,夜间睡眠持续时间更长,睡眠后精力恢复更充分。干预结束后儿童总体睡眠问题和多种具体睡眠问题明显减轻;家长对儿童睡眠的满意度提高,而管理儿童睡眠的困扰和压力下降。此外,家长对干预有较高的接受性和满意度。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我国学龄前儿童睡床方式以合睡为主,睡眠不规律、睡眠不足和睡眠问题十分普遍,且较为严重。其睡床方式、睡眠模式和睡眠问题受到人口社会学、家庭以及环境等多层次因素影响。特别是,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密切,后者对前者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临床上评估该群体睡眠问题及其潜在影响因素时,应当关注家长主诉和感知。行为干预可能是应对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促进其睡眠健康的一个有效和可行途径。本研究对我国学龄前儿童睡眠健康相关的未来研究、政策制定,以及教育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政府信息化的变革更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电子政务发展到今天,它在提高政府办公效率、促进政务信息公开和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逐渐实现全球化的同时,公司治理的相关课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公司治理在资本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日益重要起来。我国的资本市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的病理改变如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纤维缠结及大量神经元的丢失等在各个脑区的出现是有时间和空间顺序的。在累及不同脑区时,该脑区的功能学及
时光如同一条河流.缓缓流淌,澎湃激越的.不是平坦的地方.而是坎坷和曲折乏处。那一朵朵灿姜的浪花.正如生命中一个个沉淀的记忆.激发出的是生命执著的力量。走进记忆的长河.捡拾生命
剖宫产在产科中是解决难产、高危妊娠、抢救产妇和胎儿生命的重要措施,但其毕竟为一种创伤性分娩方式,在降低母儿围产期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剖宫产手术后的一些并发症。本文对2009
随着空气源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的不断发展,热泵热水器也开始在我国逐步应用。由于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应用于商业或者是工业上更具有经济性优势,因此本文就根据GB/T21362--200
目的探讨Frasier综合征(FS)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加深对FS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典型FS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对FS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女,染色体核型46,XY,有正常女性外
在将人文关怀作为立法特色的法治国时代,我们可以把法律比作是一棵善良的大树,它有着人性化的关怀,它的本源特质在于它具有的确定性、公平性等,刑法自然地也是自属其中的。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