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是农业机械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中级阶段,即将进入高级阶段的关键时期,本文借助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联系我国的实际国情,通过对比分析,探索农业机械化高级阶段发展规律、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为我国农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利用计量经济学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来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关系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农机总动力每增加1%,农业经济增长将达到0.431463%;具有农机总动力到农业总产值单方向因果关系。说明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通过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典型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分析,得出了“立足国情发展农业技术装备”、“执行农机化财政倾斜政策”等6条可供借鉴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3)建立了相关模型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高级阶段的发展目标进行了预测。1)利用离散灰色模型对农机总动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2012—2020年间的农机总动力呈上升态势,在2020年将达到168420.4×10~4kW,平均年增长率为6.204%;2)利用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农业装备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2020年,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及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分别为750.0×10~4台、2342.1×10~4台、1139.7×10~4台、4237.6×10~4台,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09%、2.90%、5.58%、3.68%。3)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对在农业机械化高级阶段的耕种收作业水平及综合水平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202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机耕水平、机播水平、机收水平分别为93.47%、62.57%、55.31%,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为72.8%,年平均增长率为3.02%。(4)从农机装备业发展、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培养和政策导向4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高级阶段的相关策略,有:促进农机装备业发展的“优化产品结构”等5条策略;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等6条策略;有关人才培养的“完善对农业机械化教育和培训的指导和协调机制”等8条策略;加强政策导向作用的“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4项共计12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