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小说作品风格鲜明,内涵丰富,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套中人》是契诃夫的优秀短篇小说,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在外国小说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外国小说教学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过于重视背景介绍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鉴赏,使学生阅读和学习外国小说的兴趣逐渐降低,导致教学达不到理想的预期效果。语文教学名师作为中学语文教育行业的优秀代表,深受一线教师的关注,他们的优秀教学课例成为了业界典范,这些典范不仅蕴含着他们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可以吸收借鉴他们的课例精华,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本研究即以李镇西、黄厚江和郭初阳三位语文名师所执教的《套中人》为抓手,从多个角度对其课例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炼出值得我们反思、学习、借鉴的东西。本课题在对三位名师执教的《套中人》从文本、教师、课例三方面进行背景介绍的基础上,细致解读三位教师的课堂实录,对比分析他们执教《套中人》时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最终教学效果的呈现等方面的差异。三位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也各不相同,这是他们执教《套中人》的根基。三位教师分别提出并践行了“民主教学”、“本色语文”和“创新语文”的主张。在教学实践中,他们针对作为课堂主体的师生,精心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反应并不断追问的课堂环境,并开展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他们的课例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们的课例实践告诉人们,外国小说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在内容上足够重视“这一篇”,并能由“这一篇”推及“这一类”;教学方法一定要根据实际灵活运用,努力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课堂一定是发挥师生双向互动的“磁场”效应,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独具魅力,实现良好教学效果。三位名师《套中人》的课例也有力启迪中学语文教师,深入研读名师的优秀教学案例,是他们快速提高外国小说作品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因为这样可以使一线教师在借鉴语文教学名师优秀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外国小说教学的目标、要求和特点,启发他们不断创新教学实践,从而彰显外国小说的独特教学价值,使外国小说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