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对现代制造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对信息化的新需求、信息集成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点的概念,研究了集成点的识别过程,提出了集成点的定性识别技术和定量识别技术;研究了集成点之间信息集成需求分析和描述的工具,提出了集成点多视图模型;构建了实现集成点集成的信息集成平台体系结构;提出了集成点共享数据模式的设计原则、目标、方法、过程、工具以及异构数据模式之间的映射机制;设计和实现了集成点信息交互集成组件。所提出的方法和技术在实际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构如下: 第一章对现代制造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对信息化的新需求进行了分析讨论,结合对信息集成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提出了本论文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研究了集成点识别技术,提出了集成点的三步式定性识别技术和基于时间成本的定量识别技术。集成点定性识别技术根据集成点定义,以是否存在跨系统信息交互为指标,分三步识别集成点。集成点定量识别技术应用时间成本作为集成点识别的指标,识别集成点及其优先级,并应用时间价值链模型建立业务过程的活动时间成本模型,以直观的表示活动的时间成本。 第三章研究了集成点之间信息集成需求分析技术,提出了集成点多视图模型,包括活动视图、资源视图、集成链视图和需求视图等四个视图。活动视图分析和描述集成点所包含的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资源视图分析和描述执行集成点所需的各种功能、数据以及活动执行者;集成链视图分析和描述集成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需求视图分析和描述集成点之间需要集成的信息。 第四章研究了集成点信息集成平台,提出了集成平台的体系结构,分析了集成平台的运作机制。为了合理的选择集成技术,在定义信息资源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资源能力评估指标和算法;分析了各种典型集成技术的能力需求:提出了平衡能力需求和可用能力的机制。 第五章研究了集成点元数据映射技术,提出了共享数据模式的设计原则以及多目标优化函数;针对异构模式映射的标识映射、数据类型映射和约束映射,提出了相应的映射机制。 第六章设计和开发了集成点信息交互集成组件,提出了集成点信息交互组件的功能需求和结构。应用面向对象、UML和XML技术分析设计类图和元数据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实现集成点信息交互组件。 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最后,以附录的形式对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