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登记制视角下民事审前程序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9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程序的步骤主要为立案、开庭前准备活动以及庭审程序,要想使民事诉讼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就需要合理利用每一个环节的价值。面对我国立案制度的新改革,且为了提高庭审效率,本文在立案登记制度视角下对审前程序进行研究。首先,从民事立案制度与审前程序的概要出发,分别论述民事立案制度的概要和民事审前程序的的概念和特征。然后,浅析立案登记制度下民事审前程序面临的新困境,包括程序方面和主体方面两大部分。其次,对我国民事立案登记制度的运用成效和民事审前程序的司法实践状况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发挥立案登记制度的优势,也能更好的对我国民事审前程序进行优化。再次,通过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民事立案制度和审前程序的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最后,在立案登记的视角下对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重构提出针对性意见。在立案登记制度下构建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对于我国建设良好的司法环境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民事审前程序。
其他文献
矿产资源在当今世界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我国还处于矿产资源消耗量增长最快的时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大,在强大的需求压力下,矿产资
无权处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民事法律制度。它横跨总则、物权法、债法三大民事领域,与诸多具体制度和规范密切相连,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尽管物权法是以不动产为重点来设计其裁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不履行或不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不行使法定职权,造成行政相对人权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新形势下行政不作为类型发生了变化,由以往的侵害个人利益行政不作为、具体行政不作为、依申请行政不作为发展为侵害个人利益行政不作为与侵害社会公共利益行政不作为并举、具体行政不作为与抽象行政不作为并举、依申请行政不作为与依职权行政不作为并举。结合新的审判实务来看,行政不作为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消费者的维权领域,近几年来频频出现被定为敲诈勒索罪的过度维权行为,本文即是对这类行为进行分析,探讨其是否值得定性为敲诈勒索罪,以及思考如何进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第一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