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的心理状况,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患者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以及观察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效果。 方法:先对恶性肿瘤住院病人采取自愿原则的基础上,以访谈和量表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用SCL-90对住院的14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总体心理状态评估,对得分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的因子进行分析,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基本情况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描述性分析,之后对前一部分调查中的SCL-90量表中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分均高于常模的恶性肿瘤患者采取SDS、SAS、HAMD和HAMA评测,针对达到抑郁、焦虑水平的32例患者采取在常规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6周后再次给予SDS、SAS、HAMD和HAMA量表评测,通过对心理干预前后的得分进行对比,了解和分析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的改善作用。 结果:SCL-90测查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在心理状态方面与正常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四个因子分比全国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阳性项目数和总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恶性肿瘤患者在心理干预前经SDS、SAS、HAMD和HAMA量表测查显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达到抑郁、焦虑水平的入组例数为32例,比率达到24.81%。 经过6周心理干预后,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均降低,与心理干预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心理状态有改善的作用,使患者的情绪好转。 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遭受身体病痛的同时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在关注病人躯体疾病的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抑郁、焦虑的情绪问题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有比较高的发生率。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问题,平稳患者的心理状态。 SCL-90、SDS、SAS、HAMD和HAMA量表可以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常规测试,在应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中,基本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作为应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应用在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