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永乐时期山东莱州府南部移民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di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研究的是历史人文地理中的人口史,主要目的是研究明代初年山东莱州府南部沿海地区的移民现象,探索其迁移的原因、分布规律,并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分析明初莱州府南部沿海自然村的形成与变迁,为现代山东半岛某些人文地理现象的出现提供合理的解释。明代移民高潮主要形成于明初的洪武、永乐二朝,此后虽也有移民活动,但只是个别现象。又因为明初莱州府南部移民高潮的形成与沿海卫所的设立有莫大的关系,所以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设定于明初的洪武、永乐二朝(1368-1424年)。根据《明实录》的记载来看,明初地处山东半岛东部的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是人稠地狭之地,似乎不大可能成为移民的输入区。然而,地方志和地名志所提供的资料却表明,明初这三府同样也是移民的输入区。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是曹树基先生。他的研究表明地方志和地名志所记载的关于明初移民的资料是可靠的,所以只能认为《明实录》所记载的移民资料是不完全的1。只是受资料的制约,他没有深入研究莱州府南部沿海县市的移民状况,这为今天的研究留出了空间。本文希图以莱州府南部地区的胶州和即墨为中心,以该区域的地名志和地方志资料为主,来探讨明初莱州府南部沿海县市特殊的移民现象。就研究方法来说,本文首先将莱州府南部沿海县市划为即墨和胶州两部分,并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确定这两个地区明初的行政沿革状况和包括的地域范围,接着利用地名志和地方志中的相关资料列表统计自然村的建村状况和始迁祖的来源,并绘制成表格,然后运用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方法并借鉴计量史学、历史人类学等方法对所绘制的表格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表明在莱州府南部的沿海地区确实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现象,即该区域在移民运动中扮演了双重的角色,一方面为移民的输入区,另一方面为人口的输出区。该区土著比例偏低和该区域以外关于来自本区移民的资料这两点,可以证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其中,军籍移民在这当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正如下文所证明的这主要与明初沿海一系列卫所的设立有关。就主体移民来看,无疑是云南籍移民,而且就笔者所接触的资料来看,云南籍移民几乎遍及山东半岛,为此文章就其来源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并评述了当前学界关于云南籍移民的主要看法。另外,就区域内的移民来看,即墨和胶州也各有特色。即墨的移民高潮出现在永乐年间而胶州则出现在洪武年间;从数量上来看,即墨的军户移民明显要多于胶州的;从移民的多样性来看,胶州的明显要高于即墨。对于各种现象,下文将分别予以研究。
其他文献
英汉两种语言在辞格方面有许多不同,也有许多共通之处,由于两种语言包含的修辞手法繁杂,大类小类各有几十种,本文重点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意象、语义及结构三方面的修辞格进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A组)50例,男11例,女39例,年龄18~54岁。实验组,为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未经治疗的原发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了“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要求。雨花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全国和省
报纸
以Hummers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在乙二胺和水的混合溶剂热条件下(150℃,8h)合成了掺氮石墨烯(NG)。通过XRD、FT—IR、XPS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掺氮石墨烯的结构和电化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
卫生行政许可的内容与民众的健康、社会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卫生行政许可制度是执行保护相关公共卫生行业和保障民众健康的担纲者。但现有的卫生行政许可制度并不完备。本着
针对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特点,应用GIS提出一种易操作和可验证的绿地可达性指标定量评价模式。该模式综合考虑了绿地规模、人口分布和交通成本因素,比较客观准确地建立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围绕核心企业,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结构和模式,供应链管理(Supply Chin Management,SCM)则是对供应链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包装行业在服务国家战略、适应民生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显著提升,但目前国内“快餐文化”、“商业文化”、“西方文化印记”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在经济发展的支撑下,我国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我们必须在与从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中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探寻中国本土的创新设计方法,挖掘中国文化精髓并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之中,使我国包装设计得以内涵式发展的同时,有效解决地同质化、文化内
探索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寻求其发展的方向,是新世纪发展进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西安市郊县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为对象,试图通过加快西安市周边地区卫星城市建设,